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武汉二中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一)理综化学(A卷) Word版含答案
武汉二中2014届高考模拟试题(一)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II卷5至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时间:150分钟,分值:3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相对原子质量 H:1 C:6 N:14 O:16 S:32 Cl:35.5 Cu:64 Fe:56 Na:23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B、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为物理变化 C、制作快餐盒的聚苯乙烯塑料是易降解塑料 D、“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后可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2- A、84 g NaHCO3晶体中含有NA个CO3
B、0.1 mol·L1K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
C、1.8 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碳原子数目为0.15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不正确的是 .( )
9、常温下,向一定浓度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中
A、pH=7时,C(Na+)=C(CH3COO-)>C(H+)=C(OH-) B、pH>7时,C(CH3COO-)>C(Na+)>C(OH-)>C(H+)
C、恰好完全中和时,C(Na+)>C(CH3COO-)>C(OH-)>C(H+)
D、无论何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CH3COO-)+C(OH-) 10、下列方法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序号 ① ② ③ 实验目的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比较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方法及操作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同浓度的Mg(NO3)2、Cu(NO3)2的混合液
④ ⑤ 比较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比较不同反应的反应热数据的大小 D、②③⑤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
A、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
电解
2Cu+O2 ↑+4H+
B、0.01mol/L NH4 A1(SO4)2溶液与0.02 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2+-A13++2SO24+2Ba+4OH===2BaSO4↓+A1O2+2H2O
一-一-C、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碱性溶液中:SO2+C1O+2OH===SO2+Cl+H2O 4一
-
-
-
D、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Ca2++HCO3+OH===CaCO3↓+H2O
12、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其中X与W
处于同一主族,Z元素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稀有气体除外)。W、Z之间与W、Q之间原子序数之差相等,五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Y的简单离子半径小于Z的简单离子半径 B、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与X、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相同
C、Q可分别与X、Y、Z、W形成化学键类型相同的化合物 D、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被Q单质氧化
13、某链状含单官能团的有机物W,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其蒸气密度是CO2的2倍
(相同条件),取一定量的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9。W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4种 B、6种 C、8种 D、10种 26、(13分)乙酸异戊酯常作为配制香蕉、梨、苹果等多种口味食品的香料。实验室合成乙
酸异戊酯的原料是乙酸和异戊醇[(CH3)2CHCH2CH2OH],其装置如图所示。 合成反应:
在甲中加入20 g异戊醇和少量碎瓷片,在不断搅拌下加入2 mL 浓硫酸,冷却后加入100 g稍过量的冰醋酸,再加入环己烷(能 与产物形成共沸混合物,不参加反应)。安装带有分水器(预装 有一定量的水)的冷凝回流装置,球形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用甘油浴缓慢加热仪器甲,冷凝回流一段时间。 分离提纯:
将反应粗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10%Na2CO3溶液分两次洗涤。分去水层,
向有机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一段时间后分离出液体,最后蒸馏除去环己烷得到纯净的乙酸异戊酯13 g。 已知下列物质的沸点和密度: 甘油 环已烷 乙酸 异戊醇 沸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290 80.7 0.78 117.9 132.5 1.05 0.81 密度/g·cm-3 1.26 (1)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仪器甲的名称是 。
(3)分水器可将仪器甲中产生的水分离出来,目的是 ;按照球形冷
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应该由 (填“a”或“b”)口进水。
(4)本实验使用甘油浴加热的优点有 、 (答出两点即可)。
(5)当观察到分水器中出现 现象时,可停止加热仪器甲,终止合成反应过程。 (6)用10%Na2CO3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 a、除去未反应完的醋酸 b、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c、与异戊醇反应,除去杂质 d、降低乙酸异戊酯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7)本实验中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 。 (8)本实验中异戊醇的转化率为 。 27、(16分)甲醇是未来重要的绿色能源之一。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Ⅰ、CH4(g)+H2O(g)CO(g)+3H2(g) △H=+206.0KJ/mol Ⅱ、CO(g)+2H2(g)CH3OH(g) △H=-129.0KJ/mol (1)CH(与 H2O(g)反应成CH3OH(g)和H(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g)2g)
(2)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反应I,测得在一定压强下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假设100℃时反应I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则用
H2表示这段时间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100℃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 。若保持温度和容
器的容积不变,5 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H2O(g)和CO各0.2 mol,平衡将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3)如图,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2,在相同温度下,通过K1、K3分别
向A、B中各充入2 molCO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Ⅱ,关闭K1、K3,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 L。
①反应达到平衡后,A内压强为起始压强的
3,则平衡时A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5为 。
②若在平衡后打开K2,再次达到平衡后B容器的体积
缩至0.6a L,则打开K2之前,B容器的体积为 L。
(4)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其原理是:通
电后,将CO2+氧化成CO3+,然后以CO3+作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上述过程:
①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 ;
②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 。 28、(14分)溴单质具有广泛的工业价值,查阅资料知: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
有毒性。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流程从浓缩的海水中提取液溴,主要实验装置(夹持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