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案与反思《中华扇子》
---------------------------------------------------------------最新资料推荐------------------------------------------------------
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案与反思《中华扇子》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 中华扇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扇子的造型,种类以及相关知识,认识扇面绘画的特点 2.学习运用水墨画的方法创造扇面画,初步培养学生的国画创作能力 3.通过欣赏和创作扇面画,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对中华扇子的了解,感受与创造 三.教学难点 用水墨的形式创作一幅扇面画 四.教学设计 1.表演导入(3 分钟) 教师手拿一把纸做的扇子,舞动扇子表演 师:
同学们觉得老师手上拿的像什么呢? 揭题并板书 扇子 师: 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扇子,今天我们就着重来讲一讲我们大中国的扇子 板书 中华 2.引导发现(14 分钟) (1)扇子种类 师:
同学们知道扇子的种类有哪些吗? 板书 形式: 折扇 团扇 材质:
羽扇 纸扇 芭蕉扇 竹扇 象牙扇 教师小结 扇子的种类繁多,以形式分可以分为折扇,团扇等,以材质来分则有竹扇,芭蕉扇,纸扇,羽扇等 (2)扇子结构 教师画上扇子的基本造型 师:
同学们观察扇子的基本结构可以发现,扇子是有 3 大部分组成的 板书 扇面 扇骨边 扇骨 (3)扇面的艺术 (一)扇面欣赏艺术
对比《梅花寒雀图扇面》和《竹林仕女图扇
1 / 4
面》 学生对画面内容,题材进行比较分析 师结: 两幅画表现的题材不同,《梅花寒雀图扇面》描绘的主体是花鸟,而《竹林仕女图扇面》则是一幅人物画,花鸟人物是中国画最常见的绘画题材,同学们在创作时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创作。
对比 3 幅扇面画构图 师:
再来看下同样是花鸟题材的这 3 个扇面,同样的画面内容但是构图都不相同,哪幅更合理,看着更舒服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师结:
第 3 幅画构图过大,使得画面非常的拥挤,第 2 幅的主体物太偏右,看着不舒服,第 1 幅的主体物在画面的中间,构图合理,牢牢地抓住人们的视觉 观察《梅花寒雀图扇面》,字面扇和《竹林仕女图扇面》 师: 这 3 幅画在字,画与章上面的运用是怎么样的呢? 师结:
这 3 种可任意组合,只要构图合理,突出重点即可 师结:
在题材选择方面,不限于传统的山水花鸟,同学们可以自由创作,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创作。
(二)尝试创作扇面艺术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 在 A4 纸上画上扇面,可以挑选书本中自己喜欢的素材进行临摹,也可以跟着老师画,更可以自己创作自己喜欢的体裁,用水墨的方式进行表现,要求构图合理,构思独特。
3.学生画画,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点评,小结(3 分钟)
---------------------------------------------------------------最新资料推荐------------------------------------------------------
通过了解扇子的种类与其构成要素,更好的体会了中华扇子的奥妙之处,更是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到在扇面的创作过程中对于题材,构图等的把握,扇子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很多书画家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扇子也由此成了融书画,工艺为一体的精美艺术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多画扇面画,可以用来装饰房间,节日送人之用。 教学反思:
上中国画课,美术教师都感到比较困难,一是学生带国画材料困难,尤其是宣纸,美术学具中的宣纸只有两张 A4 纸大小,不够用也不够大,在扇面上作水墨画,扇面纸又难裁,好在一个女学生提醒我,只要长方形的纸对折,又对角折两次,上下平着各剪一刀,就可以成扇形了。 真是生生为师。
再是请已经在社会办学机构或兴趣小组中学过水墨画的学生做小老师,是个好办法。
可以,一节课时间太紧,又要到专用教室去上,争分夺秒呀。 学生的扇面国画欣赏。
我试了让学生欣赏宋时的《竹林仕女图扇面》,学生只说画的很精致。
学生没有系统联系起来刚学的扇面画知识:
扇面画的材质、内容、形式、表达的意境上去试着分析,我给学生两分种思考,学生有了框架后,表达得全面和有条理了。
3 /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