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 图文
那么UO?UCE?2V
(2)临界饱和时,UCES?UBE?0.7V,所以IC?VCC?UCES?2.86mA
RCIB?IC??2.86uA RB?VBB?UBE?45.4k? IBN006
习题全解
1.1 选择合适答案填人空内。 ’ (1)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元素可形成N型半导体,加入 元素可形成P型半导体。 A.五价 B.四价 C.三价
(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B从12uA增大到2 2uA时,Ic从1 mA变为2 mA, 那么它的β约为 。
A.83 8.91 C.100
(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D从2 mA变为4mA时,它的低频跨导gm将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解答】 (1)A C。五价元素取代晶格中硅原子的位置形成N型半导体,硅晶体中掺人
三价元素,使之取代晶格中的硅原子的位置,形成P型半导体。
(2)A。温度的升高,加强载流子的运动,从而加剧漂移运动的进行,从而反向饱合电流将 增大。
(3)C。由公式p—A瓦ic一糌--1 000
(4)A。gm是转移特性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可通过式求导得到,gm与切点的位 置密切相关,由于转移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因而iD愈大,gm也愈大。 N007
(N050)自测题分析与解答
一、现有基本放大电路:
A.共射电路 B.共集电路 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 E.共漏电路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l kΩ至2 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l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 采用 。
(3)要求输入电阻为l00kΩ至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l0MΩ,输出电阻小于l00Ω,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Aui|=|UO/Ii|>1000,输出电阻R<100Ω,第一级应采用 ,第二级应采用 。 【解答】 (1)A A (2)D A (3)B A (4)D B (5)C B 共射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放大倍数,输人电阻不高,减小输出电阻将影响电路的放大倍 数。共集电极电路,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输入电阻较高,信号源内阻不很低时仍可获取较大输入信号,输出电阻小,所以带负载能力较强,因此多用于输入级、输出级,共基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同共射相同,输入电阻比共射电路小,输出电阻相同,在要求频率特性高的场合多用共基电路。 二、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
A、元件老化 B、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C、放大倍数不够稳定 D、电源电压不稳定 (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 A、便于设计 B、放大交流信号 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 (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 A、克服温漂 B、提高输入电阻 C、稳定放大倍数
(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信号的 ,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
A、差 B.和 C.平均值
(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将使电路的——。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 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 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 (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 ’
A电压放大倍数大 B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C带负载能力强 【解答】(1)A、B、D(2)C(3)A(4)AC(5) B(6)C
三、电路如图T3.3所示,所有晶体管均为硅管,β均为200,rbb'?200?,静态时|UBEQ| ≈0.7V。试求:
(1)静态时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电流。
(2)若静态时“uo>0,则应如何调节Rc2的值才能使uo=0V?若静态uo=0V,则Rc2=?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
【解答】(1)IC3?(UZ?UBEQ3)/RE3?0.3mA
???IE1?IE2?0.15mA
图T3.3
(2)若静态时uo>0,应减少Rc2才能使uo=0 V。
静态时u1=0时,uo=0,则由此可以推得T4管的集电极电流ICQ4?VEE/RC4?0.6mA 则可以计算的经过Rc2的电流为
IRC2?IC2?ICQ4/??0.15?0.003?0.147mA(N051结束)
自测题分析与解答 。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测试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可以得到它的频率响应,条件是 。 A.输入电压幅值不变,改变频率 B.输入电压频率不变,改变幅值 C.输入电压的幅值与频率同时变化
2)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而低频信号作用 时放大倍数数值下降的原因是 。 A.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存在
B.半导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存在 C.半导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
3)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或fH,时,放大倍数的值约下降到中频时的 。 A.0.5 B.0.7 C.0.9 即增益下降 。
A.3dB B.4 dB C.5 dB , 。
4)对于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当f=fL时,UO与Ui相位关系是 。 A.+45 B.-90 C.-135。 当f?fH时,UO与Ui相位关系是 。 A.-45 B.-135 C.?225。
}答】 (1)A (2)B A (3)B A (4)C C N081结束
(1)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A.无信号源 B.无反馈通路 C.无电源D.无负载 ’
ooo????ooo而所谓闭环是指——。 j
A.考虑信号源内阻 B.存在反馈通路 C.接人电源 D.接人负载
2)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人反馈后——,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A.输入电阻增大 B.输出量增大 C.净输入量增大 D.净输入量减小
3)直流负反馈是指 。 .
A.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 B.只有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在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4)交流负反馈是指 。
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 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在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 5)为了实现下列目的,应引入 A.直流负反馈 B.交流负反馈 ①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 ②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 ;
③为了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 ; ④为了抑制温漂,应引入 ; ⑤为了展宽频带,应引入 :
解答】(1)B B。开环系统无反馈,闭环系统有反馈。 2)D。使放大电路净输人量减少的反馈。 3)C。反馈存在于直流通路中。
4)C。反馈存在于交流通路中。 ‘
5)A B B A B。直流负反馈主要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以及抑制温漂。 6.2选择合适答案填人空内。
A电压 B.电流 C.串联 D.并联 ‘ 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 负反馈; 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 负反馈; 3)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负反馈; 4)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负反馈; 5)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人 负反馈; 6)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负反馈。 笞】 (1)A (2)B (3)C (4)D (5)B (6)A j 103
习题全解
8.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
(1)在图P8.1所示方框图中,只要A和F同符号,就有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2)因为RC串并联选频网络作为反馈网络时的?F?0,单管共集放大电路的?A?0
OO??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