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33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3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信息新鲜性特征指的是新闻事实的( ) A.时新性和知新性 C.奇特性和怪诞性
2.早期的新闻学又称为( ) A.舆论学 C.政治学
B.传播学 D.报学
B.反常性和刺激性 D.娱乐性和趣味性
3.提出“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的是( ) A.王中 C.范长江
B.陆定一 D.宁树藩
4.第一个将西方价值理论引入到中国的是( ) A.邵飘萍 C.吴兴华
B.徐宝璜 D.范长江
5.“新闻价值”和“新闻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新闻价值指的是( ) A.对新闻的本质和特征的量化把握 C.新闻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
B.对新闻的社会功能的量化把握 D.新闻有什么作用
6.新闻事业形成的标志之一是传播方式的进化和转变,它的意思是( ) A.传播规模的扩大和时间的持续 B.由“点——点”到“点——面”的转变 C.传播工具的非手工操作化
D.专业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产生以及有广阔的新闻市场
7.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新闻体制,它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责任理论
C.集权主义思想及传播制度
B.自由主义新闻理论 D.新闻专业主义思想
8.制约新闻事业发展规模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条件中不包括( ) ...
浙00633# 新闻学概论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A.政治民主 C.技术进步
B.市场开放 D.文化发达的程度
9.社会大系统规律与新闻内在规律之间的关系是( ) A.外在与内在的关系 C.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0.除了“倾向性、群众性、公开性”,舆论的特征还包括( ) A.时评性 C.显著性
B.接近性 D.重要性
11.“民意是我国政府存在的基础,??若由我来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迟疑地立即回答:我宁愿要后者。”这段著名言论的作者是( ) A.约翰·弥尔顿 C.施拉姆
B.李普曼
D.托马斯·杰裴逊
12.新闻法规与新闻伦理的差别表现在二者的( ) A.根本目标不同 C.表现形式不同
13.我国第一个新闻法规是( ) A.《大清印刷物专律》 C.《报章应守规则》
B.《大清报律》 D.《暂行报律》 B.基本原则不同 D.基本内容不同
1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之一是( ) A.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不存在市场竞争,而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相反 B.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进行协作竞争 C.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实行资产公有、也实行资产私有 D.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追求的目标是社会效益 15.我国新闻事业的本土特色中不包括( ) ...A.坚持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相一致的原则 B.坚持为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 C.坚持报道的客观、公正、中立立场的原则 D.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
16.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一般要求中不包括( ) ...
浙00633# 新闻学概论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
A.具体事实真实准确 C.概括性事实真实客观
B.抽象概念真实无误
D.局部具体真实与整体本质真实相一致
17.“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积极开展新闻批评”两者间关系的最恰当描述是( ) A.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应放在第一位 C.二者相辅相成
B.积极开展新闻批评更为重要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8.新闻失实的社会原因主要表现在( ) A.以“政治需要”为借口无视客观事实 C.新闻工作者责任心不强,作风不踏实 19.新闻失实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新闻工作者自身缺乏责任心 C.党内的不正之风和各种腐败现象
B.政治上的原因
D.政治上和社会上的原因 B.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
D.新闻编写和制作技术环节上的失误
20.新闻故意失实的表现形式中不包括( ) ...A.政治需要,公开造假 C.唯利是图,编造新闻
B.粗枝大叶,调查不实 D.宣传典型,任意拔高
21.一定政党的阶级利益、意志和思想通过新闻手段集中体现为新闻事业的( ) A.倾向性 C.独立性
B.阶级性 D.党派性
22.在无产阶级新闻史上,第一个明确使用“党性”这一概念的是( ) A.马克思 C.斯大林
B.毛泽东 D.列宁
2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三大基本特征中不包括( ) ...A.革命性和科学性的一致
B.纪律性和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致 C.政治上坚决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D.坚持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的一致 24.新闻传播指导性的特点是( ) A.具有指导性和强制性作用 C.用分析、议论阐明观点
B.用新闻事实影响和改变人的认识 D.有具体的针对性
25.除了政治方向正确、舆论话题适时外,“正确舆论”的含义还包括( ) A.舆论立场端正
B.舆论观点新颖
浙00633# 新闻学概论试题 第 3 页 共 6 页
C.舆论强度适中 D.舆论观点明确
26.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中没有涉及( ) ....A.群众风格 C.群众观点
B.群众意识 D.群众立场
27.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内涵不包括( ) ...A.把满足群众需要和引导提高群众统一起来 B.把依靠群众和依靠专业队伍统一起来
C.把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与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统一起来 D.把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统一起来
28.除了“及时性、公开性和群众性”,新闻批评的特点还包括( ) A.权威性 C.强制性
B.持续性 D.有效性
29.“开、好、管”这一我国新闻批评指导性方针的提出者是( ) A.毛泽东 C.周恩来
B.刘少奇 D.邓小平
30.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和根本是( ) A.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客观与公正
B.树立公仆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D.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新闻价值五要素说”指的是( ) A.时新性和接近性 C.时间性和变动性 E.趣味性
32.新闻传播事业的主体包括( ) A.新闻资产所有者、管理者 C.新闻信息的提供者
B.新闻信息的接受者 D.新闻广告的提供者 B.显著性和重要性 D.真实性和指导性
浙00633# 新闻学概论试题 第 4 页 共 6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