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教学-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华南师范大学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实施的一种旨在培养研究型、高水平中学教师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和华南师范大学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教师职业,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历史专业基础,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素质中小学历史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较为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宽厚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了解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3.较好地掌握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修养;了解教育发展与改革现状、发展动态,熟悉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与方法;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个人优势,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5.掌握一门外语,比较熟练地阅读国外教育文献资料。 6.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健康科学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实行学分制。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坚持以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为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置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程、教学实践课四大模块。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具体课程设
1
置详见教学计划。
教学实践课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注重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要重视学科教学的特点,采取教育教学见习、教育实习、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等多种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到中小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累计时间不少于半年。教学实践课要和课程学习紧密衔接。
本科毕业于非师范类专业或非历史专业研究生补修课程(不计学分,但有成绩)
(1)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应补修的教师教育课程 ? 心理学 ? 教育学
? 由研究生的硕士导师选定1门课程 (2)跨专业毕业生应补修学科专业课程 ? 由研究生的硕士导师选定2门课程 四、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教学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采用教师讲授、课堂参与、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教学实践课原则上安排在第三学期。
五、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1. 学位论文开题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初。学位论文指导要充分发挥校外指导教师与导师组集体的作用。学位答辩委员会成员应至少有一名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2. 选题要求
(1)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2)先进性:学位论文要有新的见解;注意是在基础学科或应用学科中选择有价值的课题,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
(3)实践性:所选课题应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2
3. 形式及其内容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要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采用专题研究、调查报告、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字数不少于1.5万字。 4. 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应结构合理,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中、外文)、关键词、论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目录、致谢和必要的附录等。 5.水平要求
(1)学位论文工作有一定的科学性、难度和深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 (3) 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历史教育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4)学位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科研问题或历史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5)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字通畅、图表清晰、数据可靠、计算正确、格式规范,引用文献应明确标注; (6)在论文期间鼓励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和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
6.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3
教学计划
学院名称 项目 类别 历史文化学院 课程名称 外国语 Foreign Language 政治理论 Political Theories 学位 基础课 教育学原理 Educational Theory 教育心理学(含青少年心理学) Educational Psychology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History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54 3 黄牧航 √ √ 48 2 √ √ 48 2 √ √ 专业与方向 学 学 时 分 48 48 48 2 2 2 主讲 教师 学科教学(历史) 学期教学安排 1 √ √ √ 2 3 考 考 试 查 √ √ √ 专业 必修课 历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Modern Educational 54 Techniques in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中学历史教材研究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xtbook Research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 History Theory at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中国古代史概论The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54 3 王继平 √ √ 3 黄牧航 √ √ 54 3 张庆海 √ √ 36 2 段雪玉 √ √ 选修 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概论 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世界史概论The Introduction to World History 36 2 肖自力 黄珍德 陈文海 黎英亮 √ √ 36 2 √ √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