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祁素光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祁素光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1:25:11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设计

赞皇县第一中学

祁素光 2014.12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科目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 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空气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资源 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多媒体,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激情导入】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可是空气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设计实验让我们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 【小组交流】因为汞有毒,你能改进上述实验,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师生共同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要点。一、空气的组成: 【提出问题】那么你对空气都知道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了些什么呢? 通过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人们是怎么知道空气的组成的呢? 【自学】课本P26拉瓦锡探究空气探究欲望。 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说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学生行为 根据已有知识, 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设计实验等 设计意图 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课题要学习的内容中来。 成分的化学史实。思考: 1.拉瓦锡是怎么知道气体体积减少1/5的? 2.写出拉瓦锡实验过程中的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拉瓦锡的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小组交流】因为汞有毒,你能改进上述实验,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师生共同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要点。 ?? 演示【实验2-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边做实验边提出观察的注意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 (2)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 (3)红磷熄灭冷却后把弹簧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4)该反应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小组讨论】实验结束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 (1)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什么? (2)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4)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认识仪器 用边介绍实验步骤边提出学生讨论交流。 1、 应该找到一种可燃物来消耗氧气。 2、 利用压力差来产生水倒流。 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问题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口答 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观察时1、空气。 2、 红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白烟。 3、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因为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 不冷却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实验结果会偏小。 (4)原理: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O2P2O5 (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 (1)一是防止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2) 使瓶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掉。 (3)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4)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5)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培养分析能力 边记录边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观察能力 (5) 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 【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的哪些操作的不当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 【归纳】 1、 装置漏气。 2、 红磷量不足,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 3、未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4、 将引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 【板书】空气的成分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过渡: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那么空气、氧气、氮气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呢? 二、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板书。 2、教师举例说明: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蒸馏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并由学生判断。 过渡: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那么空气、氧气、氮气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呢? 二、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板书。 2、教师举例说明: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蒸馏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并由学生判断。 猜想、讨论 记录:体积分数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增强记忆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并展示自我。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纯净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是否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并指出混合物中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 拉瓦锡实验 3.混合物与纯净物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 实验方法 2) 实验现象 3) 实验原理 4) 实验结论 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是否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并指出混合物中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 1、 空气的组成 2、 物质的分类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方法等。 巩固新知 当堂检测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1:4 C、1:5 D、4:5 2、小浩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试猜想一下: (1)他将观察到哪些现象?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到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的结论外。还可以得的哪些结论? (3)如他得到的结果中氧气含量小于理论值,试着帮他分析一下产生误差些?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清新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 4、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曾被称为稀有气体 B、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C、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教学反思 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原因可能有哪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教学的起点放在已知与未知的衔接点上,是教师在这节课教学时着力考虑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表他们的想法与观点,突出学习目标的落实

搜索更多关于: 祁素光初中化学空气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设计 赞皇县第一中学 祁素光 2014.12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科目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 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空气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点、难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