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高考区域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项突破训练: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区域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项突破训练: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
A.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 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C.有色金属资源开发会加重植被破坏和土地盐碱化 D.建设水电站可以有效地缓解区域能源紧张状况 答案:D
解析:该区域为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不是最大的自然灾害,A错误;因是丘陵地形,大力发展种植业和有色金属开采会导致植被破坏,加重水土流失,B、C错误;该地区能源资源短缺,但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建水电站可缓解能源资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D正确。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 ℃时关闭,低于0 ℃时打开。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 ℃~8 ℃,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 ℃的时期)约6.5个月。据此完成下面7-8题。
5 / 13
2020届高考区域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项突破训练: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
7.通风管挡板( ) A.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D.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答案:C
解析:根据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 ℃时关闭,低于0 ℃时打开的原理,结合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夜间气温经常低于0 ℃,可知通风管挡板夜间多打开。夏季气温高,多关闭。负温期气温有可能高于0 ℃,正温期气温也可能低于0 ℃,不会是一直开或关的。故选C。
8.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 ) A.负温期短 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大
6 / 13
2020届高考区域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项突破训练: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
D.太阳辐射弱 答案:C
解析:青藏高原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日较差大于平原地区,故选C。
下图是台湾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9-11题。
9.台湾岛东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反气旋活跃 ②盛行来自海洋的季风 ③地形抬升 ④暖流增温增湿 A.①③④ C.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可用排除法,反气旋控制,气流下沉而不易形成降水,故台湾东部降水丰沛的原因,不可能是受反气旋控制。另外,从知识上
B.①②④ D.②③④
7 / 13
2020届高考区域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项突破训练: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
也可判断,台湾东部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
10.适宜在台湾岛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地中海农业 答案:A
解析:台湾岛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11.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在岛屿东侧较西侧的纬度偏高,主要是因为( )
A.东侧海拔高,坡度陡 B.东侧暖流势力强 C.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 D.东侧降水量较大 答案:B
解析:气候类型的界线主要是依据气温来划分的,气候类型界线东侧纬度偏高,说明东侧热量条件好于同纬度西侧;故B、C两项可能正确,但冬季风对台湾气温影响较小,则B正确。
8 /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