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职院校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教研室工作职能的转化
高职院校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教研室工作职能的转化
摘要:高职院校英语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它要求英语教师和其它学科的教师一样,必须尽快地从原来传统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英语新课程的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研室职能的转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新课程改革;教研室工作;职能转化
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各个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学校基层的英语教研室在英语课程改革工作中能否找准位置,能否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英语教研室在新课程改革中处在一个中间地位,新课程改革是一项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系统工程。新课程由理念的课程、理论的课程、理想的课程到现实的课程和实践的课程,教研室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而一线教师工作的经验和问题需要提炼、总结与反馈,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提供有力地支持。在这些问题上,教研室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因此,教研室的工作职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必定要发生一系列较为明显的变化。
一、应向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转化
高职英语新课程改革,促使教研室的职能发生转化。教研室必须从原来的“管理、指导、服务”职能,转变为“研究、服务、参与、指导”,要突出“研究”,强化“服务”,体现“参与”。传统的教研室的职能比较多的是组织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和教学方式,却很少考虑和研究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更没有重视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很多教师虽然从事英语教学数十年,而他们的英语专业水平往往还停留在其刚刚参加工作初期的水平上。传统的观念往往是把学校看作是学生发展的场所,片面的理解学生是学校教学的主体,从而长期忽略了教师在学校教学上的这个主体。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我国有一句成语叫做“水涨船高”,专业知识水平高的教师才能教出专业知识水平高的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教研室责无旁贷。要使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所发展,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不断优化英语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采用校内专职教师与校外(包括外籍教师)聘用教师的办法,在学历目标上,按照高校师资认定的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对青年教师鼓励他们参加研究生班的学习,以提高每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2)鼓励教师参加教改科研工作,撰写教改科研论文。培养和选择教师成为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并积极开展“手拉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