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练习题 (2013春)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一、单项选择题
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活动是( A )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2、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说这朵花是红色的,很香,这样的心理活动是(B )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3、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说这朵花好漂亮,这时的心理活动是(B )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4、.喝了中药后再来喝开水,觉得开水比往常的甜,这是( B )的心理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 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A )的作用。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 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6、电影开映后,走进电影院起初什么也看不清,等一段时间后慢慢能看清了,这种现象叫视觉的(B)
A、明适应 B、暗适应 C、感受性 D、恒常性
7、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C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8、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 D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9、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D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0、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B )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A)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12、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的演示,属于(B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经验直观
13、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A )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14、“唯小人与女子难养”,这句话反应的是( C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第一印象
13
15、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 概括, 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称之为( D ).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效应 16、“一目了然”是由于知觉的( C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17、“胖人宜穿竖条衣服”是利用( A )的原理。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错觉 D.联觉 18、“情人眼里出西施”是( A )。
A.晕轮效应 B.刻板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19、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在数量上成(A)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C毫无关系 D随机关系 20、将一根据木棒的斜入水中,看起来木棒弯曲了,这是(B)
A感觉 B错觉 C动觉 D知觉 21、“看其所知,不看其所见”表明知觉具有(B)
A整体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选择性 22、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D )
A.远距离感觉 B.外部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内部感觉 23、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C )。
A.视觉 B.听觉 C.感觉 D.知觉 24、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B )。
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25、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纳米的电磁波。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380—780
26、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27、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C )。
A.明适应 B.光适应 C.暗适应 D.不适应
28、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C )。
A.漂白过程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后效
29、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C )
A.16—2000 B.160—2000 C.16—20000 D.160—20000 30、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 31、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C )
A.视觉 B.色觉 C.知觉 D.感觉
32、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3、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C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主观性 D.知觉的恒常性 34、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A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
35、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B ).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色觉 36、双关图是( A ).中的现象。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理解性
37、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C )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颜色恒常性 D.知觉的组织性 38、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 D )来说明的。
A.强弱 B.高低 C.轻重 D.大小
39、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常用什么概念来表示?( A )
A.感受性 B.刺激强度 C.知觉 D.感觉
40、当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时,是否看得出四周远处有微弱光亮借以辨别方向,反映了这个人的( C )的高低。
A.视觉适应力 B.视觉差别感受性 C.视觉感受性 D.视知觉
41、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42、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 D )。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 43、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C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44、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可觉差异称为( D )。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 45、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叫( A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46、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C )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D差异觉察能力
47、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 C )关系。 A.正比 B.同比 C.反比 D.对比 48、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的大小( D )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正相关关系 C.无关 D.成反比例关系 49、重量感觉阈限值的大小与相应的重量感受性高低之间的关系成( B )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常数关系 D.对数关系 50、“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C )。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51、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是( A )
A.社会刻板印象 B.印刻 C.社会知觉过程 D.从众
51、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直爽,南方人机警、圆滑;男人富有刚性,女人富有柔性。这种对一类人产生较为固定看法的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D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
1、感觉的规律有(ABCD )
15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 2、知觉的特征是( ABCD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3、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B )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思维 E.意识 4、皮肤觉通常包括( BCD )
A.感觉 B.触觉 C.痛觉 D.温度觉 E.痒觉 5、知觉的恒常性一般表现为( BCD )等方面的恒常性。 A.温度 B.大小 C.形状 D.颜色 E.空间 6、在一定时间内,_________,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BCE ) A.事件性质越复杂 B.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少 C.对不喜欢的事情 D.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 E.事件性质越简单
三、填空题
1、感觉反映事物的 个别 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 整体 属性。 2、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包括 感觉适应 、 感觉对比 、 联觉 、 后像 、 似动 。 3、知觉的特性表现为: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 4、在心理学上,把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 感受性 ,它是以 差别感觉阈限 的大小来度量的。
5、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的关系呈现是_反比_。 6、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差别感受性 。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感觉适应现象 。
9、物体知觉包括 空间知觉 、 时间知觉 和 运动知觉 。
四、判断题
1、感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 )
2、知觉的理解性主要受知识经验、言语的指导作用和等因素影响的。 (√ ) 3、各种感觉加在一起就是知觉。( × ) 4、“我看见一朵红牡丹花”是感觉。( × ) 5、“一日三秋”、“度日如年”是时间错觉。( √ )
6、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 7、“月明星稀”是视觉的适应。( × )
五、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感受性 4.差别感受性 5.感觉阈限 6.差别感觉阈限 7.第一印象 8.晕轮效应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