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村集体财务集中核算制度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村集体财务集中核算制度探析
作者:王一帆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2期
[摘 要]自2006年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执行以来,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核算开始步入正轨,由于村集体存在地理位置偏僻、村委会成员专业素质较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必须要建立执行等原因,部分地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集中核算制度。本文逐一分析村集体集中核算制度的问题,为村集体集中核算制度的良好运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加强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的监管、助推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村集体;集中核算制度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关乎民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农民以及作为行政单位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农村的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助推剂。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中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农业不断革新来适应新环境,现代农村的兴起,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而作为服务于农业组织经济管理的农业会计随着农村的变化发展同步发生质变。我国是农业大国,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数大,如何更好地利用村集体资源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尤为重要,村级财务记账制度作为管理手段之一,为分析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营效率、提升财政收入利用率、保证财政支出高透明化等方面提供了信息来源与监督基础。 农业会计将重心定位于农业活动,2006年推行最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范了村委会的会计核算与监督,将村委会作为一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进行财务核算。历时十余年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执行,学界对于如何进行村集体财务核算的讨论一直在进行着。主要集中于农村财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如何建立;村委会作为会计主体设立账簿能否将会计核算与监督的职能发挥出来?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的建立与维护执行需要具备一定素质的人员,面对村委会成员必备素质较弱的现状,村集体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应运而生,然而集中核算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待解决问题仍然较多,其中不乏需攻坚克难之所在。 1 村集体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集中核算制度的信息滞后
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特征之一,及时的财务信息是管理监督与管理决策必备的前提,为监督与决策提供坚实基础。村务活动细小而繁多,农业活动受季节影响非常显著,村务活动以及财政收支有明显的季节性,会导致农忙季节报账更为滞后。
财务集中核算中心普遍选址在镇政府所在地,我国已建成的村村通公路网,其中村村通公路为国标四级或以下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路段宽度4.5米,如遇特殊路段宽度为3.5米,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