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3:55:24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

摘要:大学生课堂沉默存在于思维、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从教师角度反思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学教师创造性人格魅力缺乏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条件性因素;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生命全域0关注不足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观念性因素;大学教师疏于教学艺术研究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技术性因素;大学师生关系疏离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人际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沉默;教师因素

作为受过专业培养的大学教师来说,都深知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过程,是师生知识、经验与情感的交流与交往的过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师生间的紧密合作。因此,没有哪一位教师愿意面对沉默的课堂,没有哪一位教师不渴望与学生交往与对话。可是近年来,大学生课堂沉默的现象正呈现出从高年级向低年级扩散,由公共课向专业课渗透的趋势。通过对武汉部分高校学生进行的随机调查显示:除了老师点名外,约九成学生没有在课堂上主动回答过老师的提问。而在课堂上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面对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及其发展趋势,文章从教师的视角,观察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归纳研究者对大学生课堂沉默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结果,反思大学生课堂沉默背后的教师原因,旨在从居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方面获得唤醒大学生课堂沉默的策略与方法。 一、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概念内涵

大学生课堂沉默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关联、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根据这一定义,我们从大学生思维状态、情感状态和行为状态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界定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概念内涵。 1.情感沉默。所谓情感沉默,就是指学生的好奇心、兴奋点等没有被教师或教学内容所激活,呈现出对学习内容的不关心、不参与、不感兴趣等情感状态。大学生课堂情感沉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前不预习;二是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三是课后对所学知识不反思。 2.思维沉默。所谓思维沉默,就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找不到兴奋源,不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探索的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大学生课堂思维沉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够听教师讲课,但是,仅仅是一种听觉器官参与的复制式的听课,既不能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提炼归纳,更不能提出问题;

二是对所学内容找不到兴奋源,总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三是作业网上抄袭。

3.行为沉默。所谓行为沉默,就是指学生在课

堂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既不动笔,也不开口或从事与教学无关活动的一种非学习状态。大学生课堂行为沉默主要表现有:一是课堂上看与本课程无关的书籍或做其他课程的作业;二是与同桌窃窃私语或玩手机、发信息。

二、对大学生课堂沉默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研究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背后,必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结合教师的自身的教

学实践,综合研究者对大学生教学参与的相关调查结果,分析、归纳大学生课堂沉默背后来自教师的影响因素。

1.对大学课堂互动观的调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朱莉娜,在内蒙古科技大学选取70名四年级大学生和50名教师,分别对课堂互动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教师对理想课堂互动描述共有十条,依次是:(1)教师善于调动课堂气氛; (2)课堂开放民主,气氛宽松,学生可自由阐释自己的想法; (3)教师有亲和力; (4)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5)教师上课有热情;(6)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 (7)学生思维活跃; (8)师生平等,如同朋友; (9)教师尊重学生; (10)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理想课堂互动的描述共有十条,依次是:

(1)教师善于调动课堂气氛; (2)师生进行案例分析; (3)感到上课轻松,课堂时间过得较快; (4)内容令学生感兴趣; (5)学生在互动中展示自己; (6)教师有人格魅力; (7)课堂开放民主,气氛宽松,学生可自由阐释自己的想法; (8)教师知识面宽; (9)师生平等,如同朋友; (10)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活力[1]。通过归纳,我们发现在教师对理想课堂互动的十条描述中,从教师自身角度提出的有九条;在学生对理想课堂互动的十条描述中,针对教师提出的有七条。分析师生对理想课堂互动的描述,我们不仅证实了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而且我们发现了师生对理想课堂互动描述存在以下共识,即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是理想课堂互动的重要因素。 2.对大学生课堂参与状况的观察。笔者以本校3、4年级大学生为观察对象,以不同性格特征、不同教学观念、不同教学方法和不同师生

关系的教师为参照,进行了为期四周的观察,发现教师的性格特征、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的亲疏对大学生课堂参与有较大的影响。教师的人格。性格开朗,乐观、幽默、热情、自信的教师上课,学生的参与度相对较高;教师对学生的相信度和尊重度与学生的参与度成正比;教师对学术前沿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吸引学生参与的力度 较大。教师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理论讲授与关注学生学习需求相比,后者的参与度较高;教师关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单独关注学生的学习相比,前者的参与度较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讲授的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最低;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增加一些问题与思考时,学生参与度明显上升;小组讨论时学生参与度最高。师生关系。在班级授课中,教师能够叫出学生姓名的人数与学生教学参与的人数成正比。

三、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分析

综合大学生课堂沉默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和观察结果,从教师层面反思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教师创造性人格魅力缺乏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条件性因素。教师创造性人格是指教师性格特征、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创造性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对创造性人格特征进行了研究归纳,提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第三维为人格特质,由7个因素组成: (1)对含糊的容忍; (2)愿意克服障碍; (3)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发展;(4)活动受内在动机的驱动; (5)有适度的冒险精

神; (6)期望被人认可; (7)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2]。根据斯腾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 摘要:大学生课堂沉默存在于思维、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从教师角度反思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学教师创造性人格魅力缺乏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条件性因素;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生命全域0关注不足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观念性因素;大学教师疏于教学艺术研究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技术性因素;大学师生关系疏离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人际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沉默;教师因素 作为受过专业培养的大学教师来说,都深知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过程,是师生知识、经验与情感的交流与交往的过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师生间的紧密合作。因此,没有哪一位教师愿意面对沉默的课堂,没有哪一位教师不渴望与学生交往与对话。可是近年来,大学生课堂沉默的现象正呈现出从高年级向低年级扩散,由公共课向专业课渗透的趋势。通过对武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