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D

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D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19:42:01

6.1.3 精轧机组的压下量分配- 38 - 6.1.4 校核咬入能力- 39 - 6.2 确定速度制度- 39 - 6.2.1 粗轧速度制度- 39 - 6.2.2 粗轧延续时间- 39 - 6.2.3 精轧速度制度确定- 40 - 6.2.4 精轧轧制延续时间- 40 - 6.3 轧制温度的确定- 41 - 6.3 本章小结- 43 -

第7章力能参数的计算- 44 -

7.1 轧制力的计算- 44 -

7.1.1 粗轧段轧制力计算- 44 - 7.1.2 精轧段轧制力计算- 45 -

7.1.3 各机架的空载辊缝设定:- 46 - 7.2 轧制力矩的计算- 47 - 7.3 附加摩擦力矩的计算- 49 - 7.4 空转力矩的计算- 50 - 7.5 动力矩的计算- 51 - 7.6 轧辊辊型设计- 52 -

7.6.1 各架出口凸度的确定- 53 - 7.6.2 热膨涨热凸度- 53 - 7.6.3 轧辊挠度曲线- 54 - 7.6.4 凸度分配- 55 - 7.7 本章小结- 55 -

第8章轧辊强度的校核与电机的选择- 56 -

8.1 综述- 56 -

8.2 轧辊强度校核- 56 -

8.2.1 支承辊强度校核- 56 - 8.2.2 工作辊的校核- 58 -

8.2.3工作辊与支撑辊间的接触应力- 60 - 8.3 电机的选择- 63 -

8.3.1轧制过程中静负荷图的制定- 63 - 8.3.2主电机的校核- 65 - 8.4本章小结- 66 -

第9章轧机产量的计算- 67 -

9.1轧机小时产量- 67 - 9.2轧机平均小时产量- 68 - 9.3轧钢车间年产量计算- 68 - 9.4本章小结- 69 -

第10章辅助设备的选择- 70 -

10.1热炉选择- 70 -

10.1.1加热能力的确定- 71 - 10.1.2炉子数量的确定- 71 -

10.1.3炉子尺寸的确定- 71 - 10.2除鳞装置的选择- 72 - 10.2.1除鳞的必要性- 72 -

10.2.2各种除鳞方式的比较- 73 - 10.2.3本次设计除鳞装置的选择- 73 - 10.3剪切设备的选择- 74 - 10.4带钢冷却装置- 75 - 10.5卷取设备的选择- 77 - 10.6辊道的选择- 78 - 10.7活套支撑器- 79 - 10.7.1概述- 80 -

10.7.2活套支撑器的相关参数的计算- 81 - 10.8控制设备- 82 - 10.8.1厚度控制- 82 - 10.8.2板形控制- 84 - 10.8.3宽度控制- 85 - 10.9本章小结- 86 -

第11章轧钢车间平面布置及经济技术指标- 87 -

11.1轧钢车间平面布置- 87 - 11.2车间技术经济指标- 87 - 11.2.1各类材料消耗指标- 87 - 11.2.2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89 - 11.3本章小结- 91 -

结论- 92 - 参考文献- 93 - 谢辞- 95 -

第1章 绪论

1.1 热轧带钢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热轧带钢轧机只有鞍钢建国初期由前苏联援建的鞍钢1700半连轧机和20世纪70年代武钢从日本引进的3/4连续式1700热连轧机,技术水平与国际上有很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之后由宝钢引进2050热连轧机为契机开始了初期以引进为主的现代化热连轧机的建设[1]。当时德国开发的最新热连轧装备和工艺技术例如热连轧加热炉燃烧控制技术、厚度控制技术(AGC)、板形控制技术(CVC)、立辊控宽和调宽技术(AWC和短行程控制)、连轧张力控制技术、卷取控制技术(AJC)、加速冷却技术(ACC)等工艺控制技术以及全套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经过消化和吸收逐步为科技人员所掌握,使中国轧钢工作者接触到世界轧钢技术的前沿。随后宝钢的1580和鞍钢的1780引进了日本三菱的热轧工艺技术和装备。一些具有特色的技术例如PC轧机、调宽压力机、自由程序轧制技术、在线磨辊技术等开始为我所用,从另一个角度武装了热轧带钢行业,推动了中国轧制技术的进步。

在引进的过程中通过技术谈判、合作设计、合作制造和大量的应用实践轧钢工作者消化、吸收了引进技术逐步掌握了热连轧的核心技术开始了自主集成创新的历程。2000年鞍钢通过原1700热连轧机的技术改造率先开发了中厚板坯的短流程生产技术实现了中国热连轧机的第一次自主集成[2]。接着又在2005年建设了新的2150ASP热连轧机并转让到济钢建设ASP1700热连轧机[3]。此后设计院、高校、研究单位、重机厂紧密合作又在多条热连轧线上实现自主集成和创新建设了新疆八一1700、天铁1780、莱钢1500、日照2150、宁波1780等多套热连轧机及全套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中国在热连轧机技术集成上的跨越式发展。在引进、建设和改造热轧带钢轧机的过程中广大轧制工作者自主开发了VCL轧辊板形控制技术、UFC+ACC控制冷却系统、氧化铁皮控制技术、集约化生产技术等创新性技术利用传统流程开发了X70、X80管线钢、细晶高强钢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钢铁材料。

世纪之交中国又结合当时国际上短流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引进了一批紧凑流程热连轧生产线包括CSP和FTSR总计11套[4]。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创新研究了短流程生产钢材的力学性能特征、强化机制、析出物特征等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开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短流程生产线产品生产技术例如高强集装箱用钢、微合金化高强钢、双相钢、冷轧基料、电工钢等特色产品为国际上薄板坯连铸连

搜索更多关于: 年产280万吨1810热轧带钢车间设计D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6.1.3 精轧机组的压下量分配- 38 - 6.1.4 校核咬入能力- 39 - 6.2 确定速度制度- 39 - 6.2.1 粗轧速度制度- 39 - 6.2.2 粗轧延续时间- 39 - 6.2.3 精轧速度制度确定- 40 - 6.2.4 精轧轧制延续时间- 40 - 6.3 轧制温度的确定- 41 - 6.3 本章小结- 43 - 第7章力能参数的计算- 44 - 7.1 轧制力的计算- 44 - 7.1.1 粗轧段轧制力计算- 44 - 7.1.2 精轧段轧制力计算- 45 - 7.1.3 各机架的空载辊缝设定:- 46 - 7.2 轧制力矩的计算- 47 - 7.3 附加摩擦力矩的计算- 49 - 7.4 空转力矩的计算- 50 - 7.5 动力矩的计算- 51 - 7.6 轧辊辊型设计- 52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