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考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斑点湖(49.1°N ,119.5°W)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附近的山间盆地,每年6月至9月,湖面形成诸多白色镶边颜色多样的浅池,这些小水坑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白、绿、蓝等颜色,斑点湖由此得名。湖水中富含硫酸镁、钙等矿物质。下图为斑点湖的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斑点湖所处地区
( )
A.地壳运动活跃,故矿物质种类多样 B.夏季高温干燥,蒸发旺盛 C.地势低洼,大量雨水汇集 D.喀斯特作用强烈,钙化作用沉积
2.斑点湖的小水坑呈现出白色镶边颜色多样的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湖底微生物品种多样,叶绿素含量不同 B.湖底高低起伏,水体温度不同 C.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 D.湖水矿物质种类多,含量不同
下图为候鸟在某岛国迁徙路线及方向(如图中点线及箭头)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 )
13 / 23
3.该岛国可大规模发展的产业有 ( )
①海产品加工业 ②矿泉水开采 ③旅游业 ④现代造船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从图中信息判断,此时 A.北半球为夏季 C.悉尼昼长夜短
( )
B.太原白昼最短 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 )
5.鸟类经过该岛的原因很可能是
①补充食物和淡水 ②筑巢繁殖 ③暂时休息,恢复体力④该岛环保政策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萤火虫被赋予了浪漫色彩,网上“活体萤火虫”生意越来越火爆。萤火虫适宜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存,在城市放飞的长途运输来的野外萤火虫存活率不高。据此回答6—8题。 6.购买萤火虫的地区以大城市为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商业级别高低 C.消费行为差异
B.交通线路形态 D.网络技术水平
( )
7.在城市放飞的萤火虫存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不当运输
B.空气干燥 C.噪声污染
D.雨岛效应
8.网购活体萤火虫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
①大量捕捉会影响野外萤火虫的生存和繁殖 ②大量放飞活体萤火虫,晚上可能造成光污染 ③可能会促进萤火虫养殖业及养殖技术的发展 ④放飞的萤火虫如果生存下来,会明显丰富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数百年前印加帝国时代,小部落的乌鲁斯人利用的的喀喀湖岸边的芦苇、香蒲草建成湖面上的一座座浮岛,并居住在岛上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一直至今。下图示意的的喀喀湖位置及浮岛景观。读图完成9—11题。
14 / 23
9.推测数百年前乌鲁斯人选择在湖中浮岛居住的主要原因是 ( ) A.方便捕鱼 B.逃避战乱纷争 C.充分利用草料
D.发展浮岛旅游业
10.乌鲁斯人日常生活中很少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是因为岛上 ( ) A.土地资源缺乏 C.种植技术落后
B.气候条件恶劣 D.蔬菜大量外销
11.近年来当地政府鼓励乌鲁斯人离岛上岸居住,其主要目的是 ( ) A.便于社会统一管理 B.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C.改善湖泊水质和生态条件 二、非选择题(共38分)
12.(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B岛气候湿热,人口稀疏,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岛上难得一见的美景“荧光海”其实是平静湿热的海湾中聚集的鞭毛藻在受到外界扰动时,像萤火虫一样释放出的生物光。在漆黑的夜晚,荧光清晰可见,犹如蓝色星河坠入人间。鞭毛藻的生长对阳光、营养和水质的要求很高,观光者需要划船穿过茂密的红树林方可到达观赏区。下图示意B岛地理位置。
D.鼓励与岸上居民通婚联姻
(1)说明B岛气候湿热的原因。(6分)
(2)分析B岛“荧光海”形成的有利条件。(8分)
(3)某游客曾计划在2017年3月30日(农历三月初三)晚上前往该岛观赏“荧光海”。请根据天文和天气条件判断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6分)
日期 气温状况 阴晴状况
3月28日 20—26 ℃
晴
3月29日 21—27 ℃
晴
3月30日 22—26 ℃ 晴,夜间有小雨
13.(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性情胆小,反抗天敌与保护幼雏的能力弱;不善游泳,利用长喙在浅水或泥土中摄食植物茎叶、昆虫、鱼、蛙等。隆宝湿地是黑颈
15 / 23
鹤的高原繁殖地,每年秋季黑颈鹤克服重重障碍飞往纳帕海越冬,次年春季又返回隆宝湿地,两地间往返时间约1个月。
(1)分析隆宝湿地成为黑颈鹤繁殖地的有利条件。(8分) (2)分析黑颈鹤迁徙至纳帕海越冬的主要原因。(6分)
(3)推测黑颈鹤从隆宝湿地向纳帕海迁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4分) 答案
1.D “刀耕火种”是一种热带地区的原始农业,是将一个区域的原有植被燃烧,使土地裸露,然后在裸露的土地上种植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方式。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古埃及人只能在没有植被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2.A 据题中信息可知,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为河流上游地区,泛滥沉积物具有季节性,故降水具有季节性;尼罗河为世界最长河流之一,河流泛滥说明水量大,故年降水量大。
3.B 据材料可知,6—10月尼罗河洪水泛滥,此时期不能进行农业生产活动,11月到次年5月为枯水期,淤泥裸露,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不是“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的周边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区6—10月为湿季,为农业生产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和多雨,可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4.C 奇松的形成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关系较小;怪石的形成与岩石类型及外力的长期作用有关,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关系较小;对于某一瀑布而言,水量大小与瀑布的壮观程度紧密相关,而下盘飞瀑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因此下盘飞瀑景观深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的影响;“中秋挂月”景观的形成与月相的变化及观赏角度有关。
16 / 2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