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六中2014-2015学年九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六中2014-2015学年九年级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23:21:32

分析: 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题能力,二是考查动物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解此题关键是由直方图确定,丙表示生产者,甲表示初级消费者,乙表示次级消费者,丁表示三级消费者,从而获得解题信息.

解答: 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食物链“丙→甲→乙→丁”中

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 故选:A

点评: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资源.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6.在载玻片上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方面来切入,简便方法写纸上到过了看. 解答: 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17.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

①选用大光圈 ②选用小光圈 ③选用平面反光镜 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解答: 解: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因此对光时,要使视野变亮,应选用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来调节光线. 故选C.

点评: 正确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历年生物必考内容之一,所以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18.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2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13

A. 1个 B. 2个 C. 4个 D. 8个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像数目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放大倍数与物像数目之间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目镜不变,物镜由“10×”换为“2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扩大了2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倍数扩大了2倍,因此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1/2,因此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4个.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像数目之间的关系.

19.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 A. B. C. D.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技能有关知识点.

解答: 解:在使用显微镜时,两眼都要睁开.小华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

A、虽然两眼都睁着,但不是左眼注视物镜,观察方法不正确;

B、两眼都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可以看着画图,观察方法正确; C和D都是睁一眼闭一眼,故而,使用方法均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显微镜的使用是考查的重点,只有平时多操作多思考,才能正确解决此类题目.

20.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P”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 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B. 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D. 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物像的移动.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像、物像移动方面来切入.

解答: 解: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不是体积变大是物象长和宽的增大),细胞数目越少.图甲中“P”不在视野中央,若先放大,它就不能在视野中出现,因此应该先将它移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的实际位置在右上方,故可以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故选B.

14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21.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应( ) A. B. C. 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时如何根据情况调节光线的强弱,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反光镜和光圈.

解答: 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由于需要观察的黑藻叶片细胞颜色较深,需要光线进入的多,才能看清它的结构,所以需要选用的是凹面镜和大光圈. 故选:A.

点评: 显微镜的使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显微镜的使用步骤理解掌握.

22.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 ) A. 反光镜 B. 目镜 C. 物镜 D. 装片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分析: 此题考查了显微镜视野中异物(污点)位置的判断.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 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时,污点均不动.说明异物一定在物镜.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23.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的几个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④②①③ D. ③④②①

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可用下列动词记“擦,滴,撕,放,展,盖,染,吸”,擦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是滴加清水,撕是撕取洋葱表皮,放是将洋葱表皮放入水中,展是将洋葱表皮展开,盖是盖上盖玻片,染是进行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染液,记住了这几个动词的顺序就记住了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

解答: 解:对照“擦,滴,撕,放,展,盖,染,吸”,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③滴清水,④取材,②展平,①盖上盖玻片.

15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养成良好的正确的操作习惯. 24.(3分)(2009?济宁)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

A. 保持细胞的形态 B. 避免细胞皱缩 C. 避免细胞胀破 D. 离散口腔上皮细胞

考点: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分析: 此题是一个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题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步骤包括:擦、滴、刮、涂、盖、染.

解答: 解: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步骤应是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这样可以使口腔上皮细胞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因失水而皱缩.更容易看清楚细胞的结构.故选:A

点评: 有关实验步骤的看图填空题是生物考试中的重点题型,要注意熟悉实验步骤正确,操作规范,这就要求平时在实验课中要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在实验中培养学习兴趣并注意实验的严谨.

25.洋葱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和人的小肠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叶绿体 ⑤细胞核 ⑥中央大液泡 ⑦线粒体. A. ①②④⑤⑦ B. ①②③⑤⑦ C. ②③⑤⑦ D. ②④⑥⑦

考点: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析: 此题考查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关系.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解答: 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洋葱根尖的成熟区细胞和人体的小肠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 故选:C.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6.切割成熟的西瓜和番茄果实时流出的汁液是( ) A. 细胞质 B. 细胞液 C. 液泡 D. 水

考点: 细胞中的物质.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据此答题.

解答: 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 故选:B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分析: 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题能力,二是考查动物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解此题关键是由直方图确定,丙表示生产者,甲表示初级消费者,乙表示次级消费者,丁表示三级消费者,从而获得解题信息. 解答: 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食物链“丙→甲→乙→丁”中 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 故选:A 点评: 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