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9:31:10

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 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请两位同学配合,剪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7.鱼的鳍:问:鱼靠什么运动?请同学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如果没有这些结构,鱼会怎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面对各种回答(即假设),请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保留尾鳍)。教师巡回指导,由于人人动手,获得的知识非常直观和深刻。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 (一)鱼的呼吸

教师问:如果把水槽中的鱼取出,时间长它会怎样? 学生答:鱼会慢慢地死去,因为鱼无法呼吸了。 请学生设法验证鱼在水中的呼吸。

四人一组仔细观察:口和鳃盖的运动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鱼在水中生活,其口和鳃盖做交替运动。

教师问:这种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答:水从口入,从鳃孔流出。

请学生验证这一设想。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把鱼的躯干部和尾部用筷子、线绑住,指导学生向鱼的口前滴一滴红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经仔细观察,墨水随水流入口腔,当口闭合时,又从鳃孔流出 。

教师及时问:水从口流入,从鳃孔流出有什么意义?

学生答: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即吸入水中的氧气,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

教师继续问:鲫鱼通过什么器官完成水中的气体交换?它有哪些特点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 经观察,共同得出鳃的特点及作用。教师简单介绍水流过鳃丝时气体交换的过程。这时,教师可渗透情感教育:水是鱼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环境?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鱼的运动

由于刚才剪去了鳍,鱼的游动显得困难,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实验结果很快出来:鱼不能前进。说明鱼游动时,身体两侧肌肉轮换着收缩和舒张使得躯干部和尾部左右摆动,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着重讨论尾鳍的三大作用:稳定身体,推动身体前进,控制游动的方向。接着教师拿出鱼的骨胳标本,介绍鱼骨胳的结构和作用。重点描述脊柱的组成和作用。

鱼靠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鱼的上浮和下沉又靠什么呢?原来鱼的体腔背侧有一个白色的结构叫鱼鳔,里面的空气可增减,从而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间游动。

由于肌肉、骨胳、鳍和鳔的协调作用,鱼在水中便可以自由自在地运动了。 (三)鱼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鱼的种类。

2.人类对鱼类资源的利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我国常见的海洋捕捞鱼类以及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所采取的措施。 4.淡水养鱼中的“四大家鱼”及淡水养鱼业的前景。

5.针对鱼类资源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渗透保护环境和动物资源的思想情感教育)。 (四)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五、板书设计 (一)鱼的形态特征

体形:流线型,减小水的阻力 体色: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13

体表:鳞片和粘液,有保护、减小阻力作用 侧线:测定方向、感知水流 鳃; 呼吸器官 鳍: 运动器官 (二)鱼的呼吸

水 口 鳃(气体交换) 鳃孔 水 (三)鱼的运动

尾鳍:稳定身体、推动前进、控制方向 骨胳:保护和支持身体

鳔: 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间游动 (四)鱼与人类的关系

1.鱼的种类(2.4万种)及作用(食物、滋补品等)。 2.海洋渔业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4.四大家鱼:鳙鱼、鲢鱼、草鱼、青鱼。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知识与技能 :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3.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 5. 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 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教 材 分 析 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归纳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4.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1.两栖动物的概念。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3.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一、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一、两栖动物

1.通过观察发现,青蛙的眼睛后面有( ),可感知声波;头部前端有一对( ),是呼吸是气体的通道;青蛙的前肢( ),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 ),即能跳跃也能划水。青蛙肺的结构简单,不 ( ),需要裸露的( )辅助呼吸。 学生按顺序回答 教师重点强调 2.常见的两栖动物有什么? 二、爬行动物

1、描述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常见的爬行动物有什么? 一、小组交流、生生互动

【学习任务一】青蛙的形态特征 1、想一想,议一议 青蛙和龟既可以 在水中游泳,也可以 在陆地上生活,然而,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而龟属于爬行动物, 1.可能与二者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 关。 投影出示图片 这是为什么呢?

2、观察与思考 (1)观察青蛙成体的 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 (2)不同环境中的青蛙身体的颜色相同吗? 为什么? (3)当你手握青蛙时有什么感觉? (4)比较青蛙前后肢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 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5)仔细观察青蛙的头部有哪些器官? 分别有什么作用?

14

(二)爬行动物 1、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 2、常见的爬行动物。 (1)青蛙的身体 分为头、 躯干 、四肢三部分,没有 颈和 尾部 。

(2)不同。 青蛙会根据环境颜色改变自 己的皮肤颜 色而适 应不同的环境。 (3)体表光滑有黏液

(4)前肢短小,可以身体;后肢发达,趾间 有 蹼 ,既能 跳跃 也能划水 。

(5)头部前端有一对 鼻孔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口中有 舌,没有牙齿。 有一 对眼睛,眼睛后方有一对 鼓膜 ,可以感知声波。 个别强调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学习任务二】引导学生自学青蛙的图片, 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青蛙的呼吸是什么样?如何生殖的? 2、常见两栖动物的形态特征。 3、总结两栖动物主要特征。 二、师生互动、归纳点拨

【学习任务三】爬行动物。 1、蜥蜴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2、呼吸和生殖。

【学习任务四】通过以上认识,感知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肺和皮肤;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2、蟾蜍、大鲵、蝾螈。 详见P26. 3、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1、P27 2、呼吸:肺;生殖:体内受精,陆地产卵。 三、课堂诊断: 练习册 小组回答 教师订正

板 书 设 计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两栖动物 1、青蛙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其他两栖动物 3、主要特征 二、爬行动物 1、蜥蜴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其他爬行动物 3、主要特征

中学教师课时备课

学期总编号:

15

教学 教 学 过 程 环节 课 题 第六节 鸟 新授课 课 时 第 1 课时 ( 总 1 课时 ) 课型 【学习任务一】引导学生观看鸟的图片外形,羽毛,骨骼, 肌肉图片,并认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 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1、鸟的体形呈什么形态?对鸟的飞行有什么帮助? 知识与技能 2. 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2.家鸽的肌肉,哪里最发达?与翼的飞翔运动有什么关系? 教 3.鸟的骨骼有什么利于飞行的特点? 自主 【学习任务二】 学 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分探究 过程与方法 师:展示有关鸟类消化特点的资料,鸟类呼吸的过程, 合作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让学生 目 交流 思考:这些与飞行有何关系? 情感、态度 标 师生互动、归纳点拨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学习任务三】鸟与人类的关系。 30 与价值观 生看课本,总结:鸟与人类的关系 展示 1. 农田害虫天敌 成果重点 2. 食用 1.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鸟类的主要特征。 3. 观赏 质疑 难点 【学习任务四】通过以上认识,感知动物体的形态结构、 深化 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基本生物学观点;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总结:鸟类是适合飞行的特点: 第六节 鸟 板书 (一)外部形态 1、外形 2、体表: (一)外部形态 11、外形 2、体表: (二)内部结构、肌肉 2、骨骼 1、肌肉 2、骨骼 设计 (二)内部结构(三)生理特征 1、消化系统 2、循环系统 (三)生理特征 1、消化系统 2 3、呼吸系统 3、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二次备课 估时 教学 检测环节 提升 教 学 过 程 师:大屏幕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完成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并展示。 二次备课 估时 10 教师播放视频,创设情景, 学生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图片, 创设 师导入:仰望蓝天上高飞的鸟儿,你也许会想:“我要是能 情境 飞那该有多好?”是啊,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是人类一 导入 直以来的梦想,直到一百年前,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 新课 5 才实现了人类的夙愿。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 鸟儿为什么能飞呢?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 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请两位同学配合,剪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7.鱼的鳍:问:鱼靠什么运动?请同学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如果没有这些结构,鱼会怎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面对各种回答(即假设),请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保留尾鳍)。教师巡回指导,由于人人动手,获得的知识非常直观和深刻。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 (一)鱼的呼吸 教师问:如果把水槽中的鱼取出,时间长它会怎样? 学生答:鱼会慢慢地死去,因为鱼无法呼吸了。 请学生设法验证鱼在水中的呼吸。 四人一组仔细观察:口和鳃盖的运动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鱼在水中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