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第四章作业 15-6-8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第四章作业 15-6-8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7 17:28:35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第四章作业 15-6-30 一、选择题

1、碳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是(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

2、对于亚共折钢,适宜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为( )。 A、Ac1 + 30~50℃ B、Acm + 30~50℃ C、Ac3 + 30~50℃ D、Ac3 - 30~50℃ 二、问答题

1、指出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石墨的晶体结构及力学性能特点。

答:铁素体是体心立方晶格结构,力学性能与工业纯铁几乎相同,即强度,硬度低,塑性,韧性好,770度以上磁性消失,铁素体在室温下可稳定存在。

奥氏体是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奥氏体的力学性能与溶碳量有关,其强度、硬度不高,但塑性很好,适合进行压力加工,且无磁性,奥氏体在高温727度以可稳定存在。

渗碳体是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Rm =30MPa,断后伸长率A≈0,断面收缩率Z≈0,冲击韧度aK≈0,硬度为800HBW.渗碳体又硬又脆。

石墨具有六方晶系层状晶格结构,力学性能特点,在同一层晶面上C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且间距小,结合力较强,而两层这间的C原子间距较大,结合力较弱,故石墨在长大的过程中,沿着层面的生长速度较快,即层面的扩大较快而层的加厚较慢,其结晶形态通常发展成片状。石墨耐高温,可导电,有一定的润滑性,但其强度、硬度极低,塑性、韧性极差

2、说明含碳量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答:根据钢中含碳量与力学性能的关系曲线,它表明随含碳量的增加,碳钢的强度,硬度增大,塑性、韧性下降,当ωc>1.0%时,碳钢的硬

度仍然继续成线性增大。为了保证工业用钢有较好的强度、硬度、塑性及韧性的匹配,通常其ωc>1.40%。

3、用杠杆定律分别计算珠光体、莱氏体在共析温度与共晶温度转变完毕时相组成物的质量分数。

4. 说明铸铁石墨化的三个阶段,第三阶段石墨化对铸铁组织的影响如何。

答:1.第一阶段石墨化又称为高温石墨化。它是指从过共晶铁液中结晶出一次石墨G1和共晶成分的铁液在1154度时发生共晶反应而形成共晶石墨。

2.第二阶段石墨化又称为中间石墨化。它是指在1154-738度之间的冷却过程中自过饱和奥氏体中不断析出二次石墨G2。

3.第三阶段的石墨又称为低温石墨化。这是指在738度时发生共析反应而形成共析石墨。

第三阶段的石墨化完全抑制不能进行时,铸铁的组织为珠光体+石墨;若第二阶段石墨化能部分进行,铸铁的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石墨。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第四章作业 15-6-30 一、选择题 1、碳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是(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 2、对于亚共折钢,适宜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为( )。 A、Ac1 + 30~50℃ B、Acm + 30~50℃ C、Ac3 + 30~50℃ D、Ac3 - 30~50℃ 二、问答题 1、指出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石墨的晶体结构及力学性能特点。 答:铁素体是体心立方晶格结构,力学性能与工业纯铁几乎相同,即强度,硬度低,塑性,韧性好,770度以上磁性消失,铁素体在室温下可稳定存在。 奥氏体是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奥氏体的力学性能与溶碳量有关,其强度、硬度不高,但塑性很好,适合进行压力加工,且无磁性,奥氏体在高温727度以可稳定存在。 渗碳体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