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交通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
对闯红灯的反应其他,25%劝阻,20%一起过,14%无所谓,41%建立良好
图五的道德水准。如图五:
(五)交警执法情况 1.有无交警执勤:
交警是交通安全问题的又一主要对象,所以笔者欲了解市民眼中的交警。调查得出,在日常生活中,4%的市民在过马路时会经常遇见交警执勤;而72%的市民表示有的地方有交警,有的地方没有;还有20%的市民没有看见过交警执勤;剩下4%的市民没有关注过。交警是交通执法部门的主力,由此看出黄石市的交警分布还不是很合理,交警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2.交警执法力度:
有无交警执勤是前提,而执法力度却是关键,执法力度的强弱关系到交通安全问题解决的好坏。经调查显示,在交警处理行人违章过马路时的力度这一问题上:25%的市民认为交警是严格执法,依法管理的;34%的市民认为交警按事论事;16%的市民觉得交警是以“枪打出头鸟”的方式解决的;而仍有25%的市民指出交警对此现象置若罔闻。所以交警执法力度也急需加强提高。
四、“中国式过马路”产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导致“中国式过马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
1.法律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强硬
政府没有成立专门相应的监督机构,督促、检查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履行相应的责任,确保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交通法律法规不健全。
交通执法部门监管不力。在快车道和各种交叉路口是最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点,而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高发地点的交通疏导和秩序维护不够理想,对违章驾驶的处罚力度也不
够。部分城市的道路养护和维修也未按照相关的规定设置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对行人违章过马路处理也不得当,交警执勤分布不理想。
2.红绿灯不科学,交通设施设计不合理
在调查中,一些市民表示,有些路段,绿灯亮的时间过短,有的时候,才刚走到一半,已经亮起了红灯,就不得不继续往前走;还有一些拥堵的十字路口,即使是绿灯,也经常会出现人车混行的情形,久而久之,人们就慢慢淡化了红绿灯的观念。
(二)市民自身
1.社会公众的侥幸心态和从众心理
侥幸心理是导致行人“闯红灯”的主要因素,明知“闯红灯”会带来恶果,但日积月累形成“陋习”,成为一种“心理定式”,这便是闯红灯者的心态。还有一种心理就是从众心理当身边的人都在闯红灯时,可能就会不知觉地“跟随”,这也是14%的市民在看到别人闯红灯时选择“一起过”的现象分析。别人都闯,自己不闯,好像显得很清高似的。
2.社会氛围浮躁
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绝大多数人希望在社会上立足,在上下班的路上很少有人愿意等待绿灯,人人都赶时间,就连几十秒的时间也不放过,毅然决然地选择闯红灯。
3.社会公众的交通规则意识淡薄
红绿灯设置形同摆设,闯红灯成为家常便饭;机动车驾驶随意,交通事故频发;不听协管员规劝,把交警不放在眼里。
五、改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措施与对策
改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系统工程,只有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整体联动,交管、医疗、公安、民政、保险和市民等利益主体精诚合作,此问题才能得到改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政府
1.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
国家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交通法律、法规,地方制定政策要切实符合当地的现状,一切从实际出发。政策的效果在于其运行的状况,因此,黄石市政府应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不改变国家大政方针的原则下对政策进行补充,使政策符合黄石的实际、服务黄石的发展。
2.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检查
政府需要成立专门相应的监督机构,督促、检查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履行相应的责任,
确保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黄石市政府在制定、修订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时,要充分保障市民权益,尊重市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市民参与监督。
3.改善交通道路设施
政府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力改善交通设施。
黄石市交通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完善红绿灯设置,改进交通道路设施。 4.加大文明交通安全的宣传和教育
当政府有了新规政策,就应该通过各种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们的意识行为。“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群体行为,谁也不愿自己“傻傻的”那么,作为社会向导,新的规定就该充分与广大公众见面,树立“新形象”,形成“新风尚”。
(二)市民自身
1.遵守交通法规,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既然我们是社会的一分子,就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社会的和谐。过马路事小,闯红灯错大。为了自己及他人的安全,我们就该遵守交通法规,约束自身行为。
2.提高道德水平,强化规则意识
在完善自身行为后,努力感染身边的人,努力劝阻,加强自身的道德感,心中有规则,有法律。
(三)舆论媒体
舆论媒体要高度关注交通安全问题,关注交通事故。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新闻监督和舆论导向作用。社会媒体要对交通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一经发现有交通事故时要及时曝光,并进行跟踪报道。再者,社会媒体可以定期做有关交通安全专题节目,积极引导市民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倡导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风尚。加大宣传力度,使交通安全问题得到重视。
六、结语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政治在高速发展,GDP总量在持续不断的增长,但是交通安全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出现打上了“中国式”标签的“中国式过马路”。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中国目前更需要的是“幸福GDP”,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重要指标之一。
改变“中国式过马路”,提升国人素质是一件实现“中国梦”的大事。“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中国式过马路”陋习,看似小事一桩,实为关乎生命的大事,要改变“中国
式过马路”是一道公民素质题,任重而道远。总之,要让改变“中国式过马路”,提升国人素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步,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黄石市是中部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部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上的黄石也是异常辉煌,但近几年却逐渐落后于其他城市。因此,交通安全问题不可小觑,重视交通安全工作是构建安全文明黄石的重要举措。
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得到了多方的帮助,在此笔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更感谢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与参与,希望“中国式过马路”成为简简单单的“过马路”。
【参考文献】
[1] 李克平 《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规划与设计规范》浙江 [2] 《人民日报》
[3] 黄石市公安部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5] 百度文章.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6]新华网 新华新闻 [7]中国广播网 央广独家
[8]道客巴巴.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