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习题1

习题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1:23:51

1.4.1 选择题

1.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B),其中包括(C)管理和(D),以及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这里的(C)管理主要是对进程进行管理。 A:(1)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3)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4)合理组织系统的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B:(1)程序和数据;(2)进程;(3)资源;(4)作业;(5)软件;(6)硬件。

C,D:(1)存储器;(2)虚拟存储器;(3)运算器;(4)处理机;(5)控制器。 2. 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A);允许多个用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B);在(C)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在IBM-PC机上的操作系统称为(D)。

A,B,C,D:(1)批处理操作系统;(2)分时操作系统;(3)实时操作系统;(4)微机操作系统;(5)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3. 操作系统是一种(A),它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B)的工作,(C)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1)应用软件;(2)系统软件;(3)通用软件;(4)软件包。 B:(1)与硬件无关并与应用无关;(2)与硬件相关并与应用无关;(3)与硬件无关并与应用相关;(4)与硬件相关并与应用相关。

C:(1)管理计算机裸机;(2)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3)管理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源;(4)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4. 在OS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A),为实现多道程序设计需要有(B)。 A:(1)灵活性;(2)可靠性;(3)兼容性;(4)利用率。

B:(1)更大的内存;(2)更快的CPU;(3)更快的外部设备;(4)更先进的终端。 5. 推动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是(B),推动微机OS发展的主要动力是(C)。 A,B:(1)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3)方便用户;(4)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C:(1)方便用户;(2)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3)便于微机联网;(4)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6. 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批处理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1)灵活性和可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4)实时性和可靠性。

7. 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系统总是优先选择(A)多个作业投入运行;为了提高吞吐量,系统总是想方设法缩短用户作业的(B)。

A:(1)适应于内存容量的;(2)计算量大的;(3)I/O量大的;(4)计算型和I/O型均衡的。

B:(1)周转时间;(2)运行时间;(3)提交时间;(3)阻塞时间。 8. 从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对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

(2)对于分时系统,不一定全部提供人机交互功能。 (3)从响应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

(4)采用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 (5)从交互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相似。

9. 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及时性)主要是根据(A)确定的,而实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则是由(B)确定的。 A,B:(1)时间片大小;(2)用户数目;(3)计算机运行速度;(4)用户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5)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延;(6)实时调度。

10. 在分时系统中,为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与系统交互,最关键的问题是(A);当用户数目为100时,为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此时的时间片最大应为(B)。 A:(1)计算机具有足够高的运行速度;(2)内存容量应足够大;(3)系统能及时地接收多个用户输入;(4)能在一较短的时间内,使所有用户程序都能运行;(5)能快速进行内外存对换。 B:(1)10ms;(2)20ms;(3)50ms;(4)100ms;(5)200ms。

11. 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都具有交互性,实时系统的交互性允许用户访问(A);分时系统的交互性允许用户请求系统提供(B)。 A:(1)文字编辑程序;(2)专用服务程序;(3)专用硬件;(4)数据处理程序。 B:(1)数据处理服务;(2)资源共享服务;(3)数据通信服务;(4)多方面的服务;(5)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服务。

12. 在下列系统中,(A)是实时系统。 A:(1)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2)民航售票系统;(3)办公自动化系统;(4)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13. 从下面关于并发性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2)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

(3)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4)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发生。

14. 在单处理器系统中,可以并发但不可以并行的是(A)。 A:(1) 处理器与设备;(2)处理器与通道;(3)进程与进程 ;(4)设备与设备。 15. 从下述关于模块化程序的叙述中,选出5条正确的叙述。 (1)使程序设计更为方便,但比较难维护。 (2)便于由多人分工编制大型程序。 (3)便于软件功能扩充。

(4)在内存能够容纳的前提下,应使模块尽可能大,以减少模块的个数。 (5)模块之间的接口叫数据文件。

(6)只要模块接口不变,各模块内部实现细节的修改,不会影响别的模块。 (7)使程序易于理解,也利于排错。

(8)模块间的单向调用关系,形成了模块的层次式结构。

(9)模块愈小,模块化的优点愈明显,一般说来,一个模块的大小在10行以下。 (10)一个模块实际上是一个进程。

16. 在下列处理模块中,操作系统内核必须包括的模块是(A)。 A:(1)内存分配;(2)中断处理;(3)文件处理;(4)命令处理。 17. 在3.X版本以前的MS-DOS是(A)操作系统,Windows 95是(B)操作系统,Windows XP是(C),它们都是由(D)开发的。

A,B,C:(1)单用户单任务;(2)单用户多任务;(3)多用户单任务;(4)多用户多任务。 D:(1)IBM公司;(2)Microsoft公司;(3)Microsoft和IBM联合;(4)Bell实验室。

18. OS/2操作系统最初是由(A)开发的,它属于(B)类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最初是由(C)推出的,它属于(D)类操作系统。 A,C:(1)IBM公司;(2)Microsoft公司;(3)Microsoft和IBM联合;(4)Bell实验室。

B,D:(1)单用户单任务;(2)单用户多任务;(3)多处理机;(4)多用户多任务。 19. 操作系统提供的应用程序的编程接口是(A)。 A:(1)库函数 (2)高级语言 (3)系统调用 (4)中断 20. 只能运行于内核态的指令是(A)。 A:(1)取数指令 (2)寄存器清零 (3)设置时钟指令 (4)函数调用指令 21. 操作系统提供系统调用的目的是(A)。

A:(1)请求系统服务;(2)中止系统服务;(3)申请系统资源 ;(4)释放系统资源 22. 批处理系统的缺点是(A)。

A:(1)无交互能力 ;(2)资源利用率低;(3)CPU利用率低 ;(4)系统吞吐量小 23. 下面关于批处理操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1).批处理操作系统可以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 (2).单道系统是指一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中运行的系统。 (3).批处理系统具有用户与计算机的直接交互能力,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4).“通道”和“中断”技术的出现,使得输入输出设备与中央处理器可以并行工作。 24. 在设计实时系统时,(A)不是重点考虑的: A:(1)及时响应,快速处理;(2)有高安全性;(3)有高可靠性;(4)提高资源利用率。

25. (A)的主要特点是提供即时响应和高可靠性。生产过程的控制、武器系统、航空订票系统、银行业务就是这样的系统。

A: (1)分时系统 ;(2)实时系统;(3)批处理系统 ;(4)分布式系统 26. 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用户通过(A)、(B)和作业控制命令与操作系统取得联系。 A,B:(1)输入/出设备;(2)键盘操作命令;(3)中断服务程序;(4)系统调用

27.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A)。

(1)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2)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3)在一台计算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4)在一台计算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28. 现有以下计算机的应用场合,请为其选择适当的操作系统:① 航空航天,核变研究(A);② 国家统计局数据处理中心(B);③ 机房学生上机学习编程(C);④民航机票订购系统(D);⑤两个不同地区之间发送电子邮件(E)。

A,B,C,D:(1)配置实时操作系统;(2)配置批处理操作系统;(3)配置分时操作系统;(4)配置网络操作系统。

答案:

1. A:(2)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B:(3)资源;C:(4)处理机;D:(1)存储器。 2. A:(2)分时操作系统;B:(1)批处理操作系统;C:(3)实时操作系统;D:(4)微机操作系统。

3. A:(2)系统软件;B:(2)与硬件相关并与应用无关;C:(4)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4. A:(4)利用率;B:(1)更大的内存。 5. A:(2)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B:(3)方便用户C:(2)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6. A:(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B:(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C:(4)实时性和可靠性。

7. A:(4)计算型和I/O型均衡的;B:(1)周转时间。 8. (1)对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 9. A:(4)用户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B:(5)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延。 10. A:(4)能在一较短的时间内,使所有用户程序都能运行;B:(2)20ms。 11. A:(2)专用服务程序;B:(4)多方面的服务。 12. A:(2)民航售票系统。

13. (3)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14. A:(3)进程与进程 。

15. (2)便于由多人分工编制大型程序;(3)便于软件功能扩充;(6)只要模块接口不变,各模块内部实现细节的修改,不会影响别的模块;(7)使程序易于理解,也利于排错;(8)模块间的单向调用关系,形成了模块的层次式结构。

16. A:(2)中断处理。 17. A:(1)单用户单任务;B:(2)单用户多任务;C:(4)多用户多任务;D:(2)Microsoft公司。

18. A:(3)Microsoft和IBM联合;B:(2)(2)单用户多任务;C:Bell实验室;D:(4)多用户多任务。

19. A:(3)系统调用 。 20. A:(3)设置时钟指令。 21. A:(1)请求系统服务。 22. A:(1)无交互能力。 23. (3).批处理系统具有用户与计算机的直接交互能力,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24. (4)提高资源利用率。 25. A:(2)实时系统。 26. A:(2)键盘操作命令; B:(4)系统调用。 27. A:(4)在一台计算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28. AD:(1)配置实时操作系统;B:(2)配置批处理操作系统;C:(3)配置分时操作系统;D:(4)配置网络操作系统。

搜索更多关于: 习题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4.1 选择题 1.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B),其中包括(C)管理和(D),以及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这里的(C)管理主要是对进程进行管理。 A:(1)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3)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4)合理组织系统的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B:(1)程序和数据;(2)进程;(3)资源;(4)作业;(5)软件;(6)硬件。 C,D:(1)存储器;(2)虚拟存储器;(3)运算器;(4)处理机;(5)控制器。 2. 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A);允许多个用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B);在(C)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在IBM-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