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九年级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九年级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1:29:18

【解析】

【详解】(1)①硫元素为+6价的原子团是硫酸根,一个硫酸根由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硫酸根的符号为SO4,故填SO4;

②能使硫元素化合价由0价转化为+4的反应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S+O2

SO2。

(2)向稀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酸性变弱,溶液的pH变大,故填变大;

题目中没有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从而无法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反应还是盐酸或氢氧化钠有无剩余,所以无法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而不能判断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故填d。

(3)①由图可知,金属C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则C可能为铜,常见铜盐溶液为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CuSO4=Cu+FeSO4; ②a 若A为金属钾或钠,则A会与C盐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选项错误; b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氢气挥发,随反应进行,金属的质量逐渐减少,选项正确; c 若金属C为铜,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d 若A为锌,B为铁,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则所用金属A(锌)的质量大于金属B(铁)的质量,选项错误,故填b。

28.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并回答问题。(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用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口,观察到A中现象是___、___、___。

(2)对比燃烧匙中白磷和红磷,说明可燃物的燃烧的条件是___;对比燃烧匙中白磷与水中白磷,说明可燃物的燃烧的条件是___。

(3)停止用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后,A中液面仍然下降,请解释此现象的原因___。

【答案】 (1). 瓶内液面下降,导气管中液面上升;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水中白磷和红磷不燃烧 (2).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3).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4). 白磷燃烧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 【解析】

【详解】(1)用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压强增大,会看到瓶内液面下降,导气管中液面上升,燃烧匙中的白磷、红磷浮出水面,过一会会观察到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水中白磷和燃烧匙中的红磷不燃烧,故填瓶内液面下降,导气管中液面上升;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水中白磷和红磷不燃烧。

(2)A中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燃烧匙中的红磷不燃烧,对比可知可燃物的燃烧的条件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A中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的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故填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停止用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后,A中液面仍然下降,是因为白磷燃烧时释放热量,瓶中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瓶中的压强增大使A中液面仍然下降,故填白磷燃烧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 【点睛】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为保证达到实验效果,应做到: 1、除氧剂的量要足,最好过量; 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不能漏气;

3、要在装置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弹簧夹或读取剩余气体的体积数。

29.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

(2)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___。

(3)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4)将C状态溶液稀释成40%的溶液,应加水___g。

【答案】 (1). 50% (2). 160g/100g水 (3). AB (4). 70 【解析】

【详解】(1)根据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知,A点时,该溶液的质量为100g,溶液中的M质量为100 g-50g=50g,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根据曲线关系图可知,在40℃时,80g M物质与50g水形成饱和溶液,则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g,故填160g。

(3)A点对应的溶液随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A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M,A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当温度上升到40℃,溶液的质量为130 g,说明80g M物质恰好完全溶解,B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当温度上升到60℃时, 溶液的质量不增加,C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B,故填AB。 (4)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80g?100%?40%

50g?80g?xx=70g,故填70。

50g×100%=50%,故填50%。 100g三、实验题(本题共37分)

30.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验证其部分性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装置B中液体变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

(3)为证明装置C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烧杯D中应放入_____,观察到_____。 (4)下列装置不能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的装置是_____。

【答案】 (1). CaCO3+2HCl=CaCl2+H2O+CO2↑ (2). CO2+H2O=H2CO3 (3). 无水硫酸铜 (4). 无水硫酸铜粉末无明显变化 (5). d 【解析】

【详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H2O=H2CO3。

(3)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所以可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水分,故填无水硫酸铜;

将气体通入到装置D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粉末无明显变化,说明气体中不含水分,证明浓硫酸利用其吸水性将气体进行了干燥,故填无水硫酸铜粉末无明显变化。

(4)a 观察到盛有二氧化碳的纸袋向下倾斜,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选项正确;

b 实验中看到b中的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a中的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后变红,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选项正确;

c 实验中看到下方的小虫先窒息死亡,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选项正确;

d 实验中观察到高层蜡烛先熄灭,低层蜡烛后熄灭,不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选项错误,故填d。

31.探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取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解析】 【详解】(1)①硫元素为+6价的原子团是硫酸根,一个硫酸根由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硫酸根的符号为SO4,故填SO4; ②能使硫元素化合价由0价转化为+4的反应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S+O2SO2。 (2)向稀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酸性变弱,溶液的pH变大,故填变大; 题目中没有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从而无法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反应还是盐酸或氢氧化钠有无剩余,所以无法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而不能判断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故填d。 (3)①由图可知,金属C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则C可能为铜,常见铜盐溶液为硫酸铜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