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杨浦区2019届九年级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分)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挥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的状态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金属氧化是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干冰升华只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由固态变为液态,并没有生成新物质,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新鲜空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新鲜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B. 纯碱溶液中含有纯碱、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C. 胆矾晶体是硫酸铜与结晶水形成的化合物,选项正确; D. 稀有气体是几种单质气体组成的混合物,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3.正常情况下pH小于7的液体是( ) A. 人体胃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盐酸显酸性,pH小于7,选项正确; B、人体的血液的pH为7.35-7.45,显碱性,pH大于7,选项错误;
B. 人体血液
C. 纯碱溶液
D. 生理盐水
B. 纯碱溶液
C. 胆矾晶体
D. 稀有气体
B. 金属氧化
C. 干冰升华
D. 冰雪融化
C、纯碱溶液就是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选项错误;
D、生理盐水就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溶液显中性,pH等于7,选项错误,故选A。
4.“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 柴(纤维素) 【答案】D 【解析】
属于无机物的是盐(氯化钠),柴(纤维素)、米(淀粉)、油(脂肪)均属于有机物。故选D。
5.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A. 烧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消石灰就是熟石灰,呈碱性,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选C。 考点:烧碱、石灰石、消石灰、稀盐酸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烧碱虽然也是碱性的,但价格较高;不适合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6.化学有自己的语言,相关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3H2:3个氢原子 B. Fe:1个铁元素
C. P2O5: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 H2O: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因此3H2表示3个氢分子,选项错误; B、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可知,元素符号微观上表示一个原子,因此Fe表示1个铁原子,宏观上还可以表示铁元素和铁这种物质,元素不能论个数,只能讲种类,选项错误;
C、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知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5价,选项错误;
B. 石灰石
C. 消石灰
D. 稀盐酸
B. 米(淀粉)
C. 油(脂肪)
D. 盐(氯化钠)
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H2O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元素是一个集体概念,只有种类,没有数目;原子是一个个体概念,既有种类之分,也有数目。
7.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闻气味 B. 检查气密性
C. 装入少量固体颗粒 D. 收集氧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闻药品气味时,打开试剂瓶的瓶塞,将试剂瓶置于面前,用手在试剂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闻到药品的气味,选项正确;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将导管的出气端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到水面下方导管口处产生气泡,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不漏气,选项正确;
C、将少量固体颗粒加入到试管中,先将试管横放,将盛有固体颗粒的药匙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固体颗粒落到试管底部,选项正确;
D、用多功能瓶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氧气应从长管进入瓶中,选项错误,故选D。
8.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1molH2和1molO2所含的原子个数一样多 B. CO和N2的式量相等 C. 1molH2O2中含有1mol氧分子 D. 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A、1molH2中含有2mol的氢原子,1molO2中含有2mol的氧原子,所以1molH2和1molO2所含的原子个数一样多,选项正确;
B、CO的式量=12+16=28,N2的式量14×2=28,所以CO和N2的式量相等,选项正确; C、H2O2是由分子构成的,其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H2O2中没有氧分子,选项错误;
D、物质的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其化学式量的数值,水的化学式量为18,所以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选项正确,故选C。
9.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A. C、CO、CO2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故反应时均具有还原性
B. HCl和NaOH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故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C. 酸都含有H元素,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 浓H2SO4、NaOH固体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C、CO有还原性,CO2没有还原性,选项错误;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如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C、酸都含有H元素,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氢离子,所以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D、NaOH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二氧化碳,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氢氧化钠固体做干燥剂时,不能用来干燥溶于水溶液显酸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10.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 非金属元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
+
盐是指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B. 金属元素 C. 氧元素 D. 氢元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