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选修3章末达标验收四 生态工程 含解析 精品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选修3章末达标验收四 生态工程 含解析 精品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4:29:15

章末达标验收(四) 生态工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本卷共4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工程人工设计和人为参与调控的对象( ) A.一个种群 B.一个群落 C.一个生态系统

D.一个更为客观的地域性生态空间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 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 3.生态工程依据的原理不包括( ) A.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的原理 B.食物链原理 C.生态位原理 D.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4.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有关生态学原理的是( ) A.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损耗 C.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D.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 ) A.能量的多级利用 C.废物资源化

B.物质循环再生 D.生物相互依存

6.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

7.下面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8.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农业建设思路的是( ) A.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 B.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 C.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 D.焚烧秸秆

9.《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①改善了土壤结构 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

A.①② C.①②③④

B.②③ D.①②③

10.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辽宁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樟子松,使松毛虫因为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说明了( )

A.樟子松的抗虫能力很差

B.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 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D.由于植物种类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 1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设计的依据是生态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

B.用玉米芯生产木糖醇采用的是生态工程的食物链(网)的“相接”法 C.生物氧化塘是生态工程设计的一个实例

D.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等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处理污水的

12.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

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 )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 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

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性原理 D.建立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13.人们为了解决某些在农、牧、渔业等生产中产生的生态问题而采取了下列各项措施,其中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是( )

A.更好的人口控制方法 B.制造更强、更有效的农药 C.合理地放养牲畜

D.把科学的耕作技术运用于海洋

14.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对废水净化所起的作用不包括( ) 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物理沉淀

B.微生物的转化作用 D.人工造氧

15.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D.系统学原理

16.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17.有关传统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传统经济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开发、损毁、低效利用造成巨大环境污染为代价的 B.生态工程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道路 C.生态工程是实现生态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D.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18.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9.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事例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20.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在于使各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顺利进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B.物种多样性原理,是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的相互作用,使各种生物种群数量保持基本稳定

C.整体性原理,是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完全以生态系统为核心 D.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21.生态农业工程的优点包括( )

①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有关事例 无废弃物农业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 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 前面造林,后面砍树 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 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违反协调与平衡性原理 生态位原理 22.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3.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章末达标验收(四) 生态工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本卷共4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工程人工设计和人为参与调控的对象( ) A.一个种群 B.一个群落 C.一个生态系统 D.一个更为客观的地域性生态空间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 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 3.生态工程依据的原理不包括( ) A.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的原理 B.食物链原理 C.生态位原理 D.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4.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有关生态学原理的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