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库
江技师校创协人人网公共主页倾情回馈:《应用统计学》复习题库 编著/谢忠秋 丁兴烁
( )。A.2000 年 10 月 2 日出生的婴儿 B.2000 年 9 月 29 日出生的婴儿 C.2000 年 9 月 29 日晚死亡的人 D.2000 年 10 月 1 日 1 时死亡的人 E.2000 年 9 月 29 日出生,10 月 1 日 6 时死亡的婴儿 4.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 。 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 B.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C.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 填报单位 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 E.每个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调查项目 5.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 查属于(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全面调查 E.非全面调查 6.下列情况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 D.农产量调查 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 7.调查单位是( )。
A.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 B.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的个体 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8.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 )。 A.经济性 B.时效性 C.准确性 D.全面性 E.灵活性 9.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A.区分社会经济现象质的差异 B.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C.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E.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间的数量依存关 系
10.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 A.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B.家庭按人口多少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 分组 E.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11.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人口按性别分组 B.企业按资产多少分组 C.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 D.人口按 居住地区分组 E.成年人口按受教育年限分组 12.形成一个组距分布数列的要素为( ) A.变量的性质 B.变量的大小 C.组限和组中值 D.组距和组数 E.选择分组标志的内容 13.指出下面的数列属于什么类型( ) 按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职工人数(人) 50~60 60~70 70~80 合 计 ××× ××× ××× ××× A.品质标志分组数列 B.变量次数分布数列 C.组距变量分布数列 D.等距变量分布数列 E.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 14.编制次数分布数列的基本步骤包括( ) A.通过调查取得原始资料 B.确定组数和组距 C.确定组中值 D.确定组限 E.将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按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15.组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 )A.组数的多少与正比 B.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C.总体单位数多少成反比 D.全距的大小成反比 E.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16.构成分配数列的基本要素是( ) A.各组的组别 B.组限 C.组中值 D.分配在各组的次数 E.组距 17.统计整理的对象是统计调查所得到的( ) A.原始资料 B.次级资料 C.综合资料 D.总体资料 E.分析资料 18.原始资料是指( ) A.有待加工.整理的资料 B.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资料 C.反映总体特征的资料 D.统计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 E.利用人家调查的资料 19.变量数列主要包括( ) A.等距数列 B.单项数列 C.品质数列 D.组距数列 E.异距数列
第 9 页
江技师校创协人人网公共主页倾情回馈:《应用统计学》复习题库 编著/谢忠秋 丁兴烁
20.在等组距式数列中,组数等于( ) A.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之差 B.(最大标值-最小标志值)÷(各组上限-各组下限) C.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D.全距÷组距 E.组距÷全距 21.组限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法,它们是( ) A.对离散变量采用重叠分组法 B.对连续变量采用重叠分组法 C.对离散变量采用不重叠分组法 D.对连续变量采用不重叠分组法 E.对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均采用重叠分组法 22.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分组还是异距分组,决定于( ) A.现象的特点 B.变量值的多 C.次数的大小 D.数据分布是否均匀 E.组数的多少 23.累计频率分布图中的洛伦茨曲线主要是反映次数分布的( ) A.集中程度 B.离散程度 C.均匀程度 D.对称程度 E.开放程度 24.下面哪些是连续型数量标志( )
A.住房面积 B.商店的商品销售额 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 D.人口的出生率 E.工业增长速度 25.下面哪些是离散型变量( ) A.进出口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26.分配数列中,各组标志值与频数的关系是( ) A.各组标志值作用大小从频数大小中反映出来 B.频数愈大的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标志水平 所起的影响也愈大 C.频数愈大,则组标志值也愈大 D.标志值很小的组,相应的频数也就小 E.组标志值相应的频数很小,对于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就小 四.判断题
1.调查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 2.对有限总体进行调查只能采用全面调查。( )
3.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 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4.统计推算既是间接取得统计资料的方法,又是深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
5.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来确定的。( ) 6.典型调查与概率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 7.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的起始阶段。( ) 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 9.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指有特殊意义的单位。( ) 10.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
11.统计整理仅仅只能是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 12.在组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 ) 13.统计分组中的“分”是针对总体单位而言的,而“合”则是针对总体而言的。( ) 14.对一个既定的统计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 15.凡是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层叠统计分组都叫复合分组。( )
16.在异距分组数列中,计算频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 17.频数表示标志值对总体绝对作用程度,而频率则说明标志值对总体相对作用的程度。( 18.组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19.在单项数列中,组数=全距÷组距。( )
20.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21.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够准确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上的区别。( ) 22.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23.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调查?有哪些基本要求?
2.统计调查有哪些分类?它们有什么特点?运用于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现象?
3.为什么统计调查应事先制定调查方案?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试举例说明。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与联系? 试举例说明。
5.概率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第 10 页
江技师校创协人人网公共主页倾情回馈:《应用统计学》复习题库 编著/谢忠秋 丁兴烁
6.什么是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应遵循什么样的组织原则? 7.什么是抽样调查?有什么特点?有哪几方面的优越性和作用? 8.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中形式?
9.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试述统计整理的原则和步骤。 10.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
1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核心问题是什么?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12.什么是上限不在内原则?
13.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有哪些不同? 六.计算题 1.某县 50 多个乡粮食平均亩产量(公斤)资料如下: 417.341.452.338.344.266.230.456.258.337.414. 375.467.414.466.335.484.310.417.546.283.515. 390.395.377.416.304.349.347.410.417.417.292. 358.351.331.489.466.371.504.341.392.325.359. 292.440.279.232.278.476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等距分布数列,并绘制直方图及次数分布折线图。 2.1991 年第四季度某管理局下属 40 个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资料如下: (1)据此编制分布数列(提示: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是连续变量);(2)计算向上向下累计频 数(率);(3)画出次数分布曲线图。 97.123.119.112.113.117.105.107.120.107.125.142. 103.115.119.88.115.158.146.126.108.110.137.136. 108.127.118.87.114.105.117.124.129.138.100.103. 92.95.127.104
3.某企业工人工资水平的分组资料如下: 按月工资水平分组 各组工人数占总数的% 80 元以下 80-100 元 100-120 元 120-140 元 140 元以上 14 25 38 15 8 合 计 100 要求:将上述资料整理为以下四组:100 元以下,100-120 元,130-150 元,150 元以上。 4.有 27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如下:
5 4 2 4 3 4 3 4 4 2 4 3 4 3 2 6 4 4 2 2 3 4 5 3 2 4 3 试编制分配数列。 5.某公司 1990 年和 1995 年根据职业分类的劳动力分布数据:
1990 年 1995 年
管理人员 10 15 专业技术人员 12 12 熟练工人 24 24 非熟练工人 40 24 秘书 14 25 总计 100 100 根据以上数据作图:A.圆形图;B.条形图。 6.某班 40 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6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学校规定:60 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 分为及格,70-80 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 分 为优。
第 11 页
江技师校创协人人网公共主页倾情回馈:《应用统计学》复习题库 编著/谢忠秋 丁兴烁
要求:(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7.以下数据是某一周 50 个销售人员获得订单金额(单位:1000 英磅) 6.0 5.9 3.5 2.9 8.7 7.9 7.1 5.0 5.2 3.9 3.7 6.1 5.8 4.1 5.8 6.4 3.8 4.9 5.7 5.5 6.9 4.0 4.8 5.1 4.3 5.4 6.8 5.9 6.9 5.4 2.4 4.9 7.2 4.2 6.2 5.8 3.8 6.2 5.7 6.8 3.4 5.0 5.2 5.3 3.0 3.6 3.8 5.8 4.9 3.7 (1)整理数据制作一个频率分布表(分为 7 组) (2)根据频率分布表作图 A.直方图 B.折线图
C.根据频率分布图 说明销售人员获得订单金额分布属于哪一种类型? (3)绘制一条累计频数曲线,并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A.有多少销售人员获得 6000 英磅以上(含 6000 英磅)的订单; B.有多少销售人员获得 4000 英磅以下(含 4000 英磅)的订单;
C.与原始数据对比,利用累计频数曲线图回答以上问题的准确性如何? 习题参考答案选答(偶数题目) 一.填空题
2.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4.全面.非全面
6.工业企业全部职工.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每一个工业企业;8.非全面.总体数量; 10.调查方案;12.重点调查;14.人.户.户.户;16.组限.组中值;18.10; 20.重叠.上限.上限不在内;22.统计分组.选择分组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
2.B 4.D 6.D 8.B 10.B 12.B 14.C 16.D 18.A 20.B 22.C 24.B 26.B 三.多项选择题
2.ABCE 4.BCE 6.ABD 8.ABCE 10.AD 12.CD 14.BDE 16.AD 18. ABD 20.BD 22.AD 24.ABDE 26.ABE 四.判断题
2.× 4.√ 6.√ 8.√ 10.× 12.× 1 4.× 16.√ 18.× 20.× 22.× 五.简答题 2.见本章教材统计调查的种类。
4.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1)它们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 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 体单位;(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两者可以互 相变换。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表现在:调查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填报单位是负责向上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两者在一般情况 下是不一致的。例如,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而填报单 位应是每一个工业企业。两者的联系表现在: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时是一致的。例如,对 工业企业进行普查,每个工业企业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两者是一致的。 6.见本章教材统计调查方法。
8.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或某些标志, 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的统计方法叫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按标志的性质可分为品质标志分组.数量标志分组, 统计分组按标志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统计分组按其任务和作用不同可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10.第一步:对资料进行分析:A.计算全距(R);B.变量的性质;C.变量值变动是否均匀。 通过全距的计算以及变量是离散型还是连续型来确定编制单项数列还是组距数列,根据变量 值的变动是否均匀确定编制等距还是异距数列。 第二步:在编制组距数列时,还需确定组距和组数,其原则是能真正反映总体的分布特征。 第三步:确定各组的组限。离散型变量的组限可不重叠,连续型变量的组限必须重叠。
第 12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