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基础训练题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基础训练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6:19:54

《安塞腰鼓》基础训练题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和上网查找与安塞腰鼓相关的资料,找出与安塞腰鼓相类似的中国民间艺 术形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羁绊( ) 亢奋( ) 晦暗( ) 蓦然( ) 冗杂( ) 烧灼( ) ......3.解释下列词语。

(1)叹为观止: (2)羁绊: 4.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怀。

答: 语段训练

(一)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5.解释下列词语。

恬静: 蓦然: 6.“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怎样一幅情景?请把心目中的这个情景写出来。

7.“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8.课文为什么要反复写安塞腰鼓“隆隆,隆隆”的声音?

答: 9.本文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

(二)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 , ,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是急促的鼓点;( ),是飞扬的流苏;( ),是蹦跳的脚步;( ),是闪射的瞳仁;( ),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0.“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后生们的什么特点?

答: 11.文中为什么要写“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

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答: 12.将“忘情了”“没命了”“发狠了”三个短语填入文中横线上,依次

是 ,为什么这样排列?

答: 13.文中括号中依次填入的短语是 、 、 、 、 。 14.第3段从 方面写安塞腰鼓,突出其情景和场面的 。

拓展运用 (一)语言运用

15.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勇于直上云霄的海燕;尝试

是 , 。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对于 , 。

16.依照下面句式,以四季特征为内容,续写语句。

少年纯真,青年激烈,中年沉稳,老年庄严,各阶段的不同特征,连缀起绚烂的人生。 , , , , , 。

(二)阅读延伸

都 江 堰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阳,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是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17.作者对都江堰的基本评价是什么?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的?

答: 18.文章第3段画线句子说都江堰“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后文中哪些地方具

体阐释了它的“造福千年”?

答: 19.作者在文中肯定都江堰的同时,不止一次强调“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这是使用

什么写作手法?对表达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

答:

20.第4段中,作者特别提到诸葛亮等5位历史人物,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 21.请从文中5位历史人物中选择你熟悉的一位,简介他是什么样的人,并引用他的一

句名言(名诗词名句)。

答:

参考答案

1.如河北梆子,铿锵激越。 2.略 3.略 4.略 5.略

6.一种雄浑的场面。情景的描述要符合画面的景致。 7.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歌颂。

8.渲染气氛,突出安塞腰鼓铿锵激越的声势。 9.排比。 突出安塞腰鼓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10.比喻朴实沉静和力量豪放的特点。

11.动静相称,对比鲜明,人和鼓的沉静为下文的火烈蓄势。

12.发狠了 忘情了 没命了 渲染击鼓后生疯狂程度逐步加深。 13.略

14.鼓点、流苏、脚步、瞳仁、风姿 壮阔、豪放、热烈

15.大浪迭起时,敢于勇往直前的扁舟 懦弱者,尝试是一堵阻止前进的墙

16.春之清新,夏之灼热,秋之丰实,冬之静穆,各季节的不同色彩,构成了多彩的岁月。 17.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评述的要点:

①邈远的时间 ②灌溉功能 ③濡养文明 ④延伸的距离 ⑤母亲的贡献

18.①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②永久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③至今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 19.对比烘托的方法,肯定长城的地位,更加突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

贬长城更赞扬都江堰)。

20.他们都是受到都江堰的濡养,都是在四川作出过贡献的历史名人。其目的是为了证明都

江堰濡养中华文明。

2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示例: 李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其风格为“潇

洒飘逸”。名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安塞腰鼓》基础训练题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和上网查找与安塞腰鼓相关的资料,找出与安塞腰鼓相类似的中国民间艺 术形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羁绊( ) 亢奋( ) 晦暗( ) 蓦然( ) 冗杂( ) 烧灼( ) ......3.解释下列词语。 (1)叹为观止: (2)羁绊: 4.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怀。 答: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