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学史重点 考试

语言学史重点 考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19:40:36

T—填空 M—名词解释 J—简答 C—材料 语言观的概念

·人们对语言本质特点的认识,就是语言学家常说的语言观

·研究一个学术流派的语言观,实际上是对该学派或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特点“认识”的认识,是一种再认识。

·“再认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理论的重构,这种重构需要从纷繁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揭示其本质,又需要进行系统的概括和理论抽象,抓住其理论精髓,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M 方法论

·语言学的每一步发展,都跟方法的更新有直接的关联。

·方法论是指科学研究活动中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即哲学基础和一般原则。

·不同的方法论不仅影响着人们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同时还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研究方式的选择,最终导致在研究方式和方法论之间逐渐形成一种常见的研究模式。 语言观的内涵

1立足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特定语言结构进行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科学认识,这种认识就是语言结构观。

2立足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特定语言功能进行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科学认识,这种认识就是语言功能观。

3语言哲学观是指人们在特定的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对语言结构、语言功能本质特点的基本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学方法论。

4语言价值观是指人们对语言结构、语言功能价值的判定和认识。 关系

1不同语言结构观和语言功能观,是形成特定语言哲学观和语言价值观的基础。 2特定的语言哲学观会导致人们对语言价值的不同认识,从而形成特定的语言价值观。 3特定的语言哲学观和语言价值观又会制约人们对语言结构、语言功能的认识,从而形成特定的语言结构观和语言功能观。 J/C西方语言学史的分期问题 A常见的几种处理方法 1按时不分段的做法

威廉·汤姆逊《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语言学史》就是只按时间的先后来组织、编排各类语言学史的史实,回避分段的问题。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

2粗分法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将“真正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学史分为三个阶段:所谓“语法”阶段、语文学阶段、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的阶段。每段无明确的起止时间。 3细分法

徐志民《欧美语言学史》将欧美语言学史分为五个阶段

语文学——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言学 罗宾斯的《简明语言学史》 总结:

几种有问题的分期方法 A科学前时期和科学时期 错 B古代期和现代期 错 C根据世界史的分期来进行 错 比较合理的分期方法

1语文学时期或传统语法时期(1816以前) 2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1816-1915) 3结构主义主导期(1916-1956) 4转换生成语言学主导期(1957-1975) 5功能主义主导期(1976至今) T中国古代语言学的若干个第一部著作 童蒙识字 最早《史籀篇》

秦汉《仓颉篇》(《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 我国最早的童蒙识字课本和最早的字典

《急就篇》 成书于公元33年前 收录2000多汉字 开创了我国义系辞书的先河 采用字体“章草”

《尔雅》(意思:接近、符合雅言)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撰的词典

战国末年 齐鲁儒生 性质:解释五经的训诂为主 通释群书语义的训诂汇编 体例:全书收词4000多个 三卷 十九篇

音韵学著作

《方言》 十三卷 第一部研究汉语方言的著作 扬雄 《说文解字》许慎

体例:以字形为纲,因形立训,兼及读音。 J我国明清时期的古音研究成果 书 P72-89

T西方古代的语言学著作:古代印度 古希腊—罗马的语言学派 语言学家及其著作 古印度《吠陀》 公元前1500 古典梵语写成(吠陀语) 印度语言研究集中反映在 1语法研究 2语音研究 3语言理论研究

巴尼尼《梵语语法》(《八章书》或《八卷》 《巴尼尼经》)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 古希腊“名实”之争 :事物的名称到底是源于事物的本质还是出于社会的约定 本质论者—赫拉克利特 约定论者—德谟克利特 柏拉图《克拉底洛篇》 亚里士多德—摇摆不定者 芝诺创立斯多葛学派 属本质论者 伊壁鸠鲁学派中立立场 语言是否有规则

规则(类比)派—约定论 异常(变则)派—本质论

亚历山大里亚语文学派的语法研究:研究希腊古代文献 注释和考证荷马史诗等典籍 代表人物 亚里斯塔克 确定了八大词类 特拉克斯《语法术》 瓦罗《拉丁语研究》 经院哲学

·中世纪的中后期,13,14C 是经院哲学的繁荣时期

·以基督教思想为主导,同时吸纳了柏拉图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 ·特征:把基督教教义奉为最高权威,并试图以理性加以解释

·实际上是运用理性形式 通过抽象和繁琐的辩证法论证基督教信仰,为宗教神学服务的一种思辨哲学 J思辨语法学派

·经院派语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一个思辨语言学派

·他们采用思辨方法,表示名义的方式为研究题目,被称为思辨语言学派,也称为萨迪斯泰学派或方式派

·与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争论有关

·哲学在语法研究中的地位得以确立,并由此导致普遍语法观念的产生 ·把语言看成思辨的对象,而不是观察的对象

·从哲学角度去解释多纳图斯、普利西安等人的语法著作和语法体系 ·探索语言的内在原因和深层语言理论问题

·代表人物:托马斯 《论思辨语法》该书主要研究形态学,但在句法方面也取得重要的成就 J思辨语法的贡献与局限性 贡献

①理论意识加强

②建立了明确而连贯的句子结构和句子分析理论,扩大了语法研究的领域

③他们参照逻辑范畴解释语法范畴,开创了把逻辑研究与语法研究结合起来,从逻辑角度研究语法的新尝试 缺陷

语法的逻辑化,以逻辑代替语法。基本上以语义来作为确定语法范畴的标准。在注意到逻辑与语法的共同点的同时,却忽略了逻辑与语法的区别 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研究

T意大利 但丁 《论俗语》 意大利方言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代表人物 培根、洛克 唯物主义经验论 贝克莱、休谟 唯心主义经验论

主要代表是英国哲学家 又被称为英国经验主义 观点:

搜索更多关于: 语言学史重点 考试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T—填空 M—名词解释 J—简答 C—材料 语言观的概念 ·人们对语言本质特点的认识,就是语言学家常说的语言观 ·研究一个学术流派的语言观,实际上是对该学派或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特点“认识”的认识,是一种再认识。 ·“再认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理论的重构,这种重构需要从纷繁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揭示其本质,又需要进行系统的概括和理论抽象,抓住其理论精髓,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M 方法论 ·语言学的每一步发展,都跟方法的更新有直接的关联。 ·方法论是指科学研究活动中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即哲学基础和一般原则。 ·不同的方法论不仅影响着人们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同时还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研究方式的选择,最终导致在研究方式和方法论之间逐渐形成一种常见的研究模式。 语言观的内涵 1立足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