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3 第二单元 离子键 离子晶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选修3
(2)连接号为“―→”。
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各式中正确的是( )
【解析】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要注意:先将要成键原子的电子式写在箭号左方;再在箭号右方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注意离子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在标正、负电荷时,要注意正负电荷总数要相等);箭号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合并写,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
【答案】 C
离子晶体物理性质比较 【问题导思】 ①NaCl和KCl两种晶体哪种晶体熔点高? ②离子晶体晶格能如何比较?
++
【提示】 ①离子半径r(Na) 1. 晶格能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成正比,与阴阳离子间的距离成反比,晶格能的数据可以用来说明许多典型离子晶体的性质变化规律。 2.离子晶体熔、沸点的比较:比较离子晶体晶格能的大小。一般地说,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阴阳离子间的作用越强,晶格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2013·浙江高考自选模块节选)NaF的熔点________(填“>”“=” 或“<”)BF4的熔点,其原因是________。 【解析】 两种物质都形成离子晶体,而离子晶体的熔点受离子键强弱的影响,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半径、离子所带的电荷多少有关。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均为1,但后者的离子半径大,离子键较弱,因此前者的熔点高于后者。 【答案】 > 两者均为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的电荷数均为1,但后者的离子半径较大,离子键较弱,因此其熔点较低 - 已知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时,晶格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2.(2013·榆林高二质检)氧化钙在2 973 K时熔化,而NaCl在1 074 K时熔化,二者的离子间距和晶体结构都类似,有关它们熔点差别较大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钙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多 B.氧化钙晶格能比氯化钠的晶格能大 C.两种晶体的结构类型不同 D.氧化钙、氯化钠的离子间距类似的情况下,晶格能主要由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决定 【解析】 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而晶格能大小与离子的核间距、离子电荷数密切相关。题中指出CaO、NaCl离子间距和晶体结构都类似,因此,CaO熔点高主要 2+2-+- 因为Ca、O各带两个电荷而Na、Cl分别带一个电荷。 【答案】 C 1.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 B.在氯化钠中,除Cl和Na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 C.Na和Cl形成的离子键具有方向性 D.钠与氯反应生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解析】 活泼金属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离子化合物,阳离子和阴离子均达到稳定结构,这样体系的能量降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答案】 C 2.(2013·南京高二质检)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熔点:NaF>MgF2>AlF3 B.晶格能:NaF>NaCl>NaBr C.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 D.硬度:MgO>CaO>BaO +2+3++2+3+ 【解析】 由于r(Na)>r(Mg)>r(Al),且Na、Mg、Al所带电荷依次增大, --- 所以NaF、MgF2、AlF3的晶格能依次增大,故熔点依次升高。r(F)<r(Cl)<r(Br)故NaF、 2+ NaCl、NaBr的晶格能依次减小。在CsCl、NaCl中阴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8、6。r(Mg)<r(Ca2+)<r(Ba2+),故MgO、CaO、BaO中离子键依次减弱,晶格能依次减小,硬度依次减小。 【答案】 A 3.能说明某晶体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 A.一定溶于水 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有较高的熔点 D.固态不导电,熔融时能导电 【解析】 离子晶体在固态时不导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后可以导电,但并非所有的离子晶体都易溶于水,如BaSO4。在水溶液里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H2SO4。故判断一种晶体是否为离子晶体的方法大多看它在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答案】 D +-- 4.KO2的晶体结构和NaCl相似,可以看做是Na的位置用K代替,Cl的位置用O2代替,如右图所示,下列对KO2晶体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和K距离相同且最近的O2共有8个 ++ B.和K距离相同且最近的K共有8个 +- C.由和K距离相同且最近的O2构成的多面体是正八面体 +- D.由和K距离相同且最近的O2构成的多面体是正六面体 -+ 【解析】 由信息提示,KO2中存在的阴、阳离子为O2和K,又与NaCl结构相似,我 +- 们可以依据熟悉的NaCl进行判断,和Na距离相同且最近的Cl有6个,组成一个正八面体, +++- 和Na距离相同且最近的Na有12个,代入K、O2同样适合。本题考查信息迁移能力,必须抓牢基础知识且要会充分利用所给的信息。 【答案】 C 5.(1)(2011·江苏高考节选)已知W的原子序数为29。元素W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 4+ (2)(2010·山东高考节选)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处于立方晶 2+2- 胞顶点,Ba处于晶胞中心,O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每个2+2- Ba与________个O配位。 【解析】 (1)该晶胞含有的W和Cl的个数均为4,且W为Cu,故化学式为CuCl;(2) 114+2-2+ 晶胞中含有Pb:8×=1,O:12×=3,Ba:1,故化学式为BaPbO3;晶胞结构含有 84 2-2+2- 12条棱,每条棱上有1个O,故每个Ba与12个O配位。 【答案】 (1)CuCl (2)BaPbO3 12 6.(高考组合题)(1)(2013·四川高考节选) Al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AlN,其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晶体中Al的配位数是________。 (2)(2013·江苏高考节选)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 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1)由图中的晶体结构可以看出每个Al原子的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4个,故其配位数为4。 (2)根据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 102 可知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4s,X为Zn元素。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电 1122624 子排布式为1s2s2p3s3p,Y为S元素,Z是O元素。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8×+6×82 =4。Y离子的数目为1×4=4,X与Y离子的个数比为1∶1,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S。 【答案】 (1)4 (2)①4 ②ZnS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