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文综高考模拟试题卷以及答案(全国3卷)
③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④人民政协是履行政治协商职能的国家机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8.2017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正式在公众面前亮相,经人大网站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9月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并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国歌法》的立法过程体现了(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审议权,审议讨论相关法律,健全法制体系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最高立法权,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立法的民主性,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9.电影《战狼Ⅱ》的话题比2017年夏日的酷暑还要火热。它的成功是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 工匠精神的成功。在一流的制作的基础上,《战狼Ⅱ》还具有时代感和主流价值观的故 事讲述和人物塑造,强调个人英雄与国家利益之间的融合性,体现了对现实及中国民众 精神需求的回应,满足了许多观众的英雄梦想。 这启示我们( )
A.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文化创作要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0.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 当繁重。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 助扶持一批。“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 ②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1.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十九大明确提出,既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又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国企民企比翼齐飞、“两条腿”齐步并进。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 )
①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②加快提升民营企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③保证民营企业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④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目前,我国全面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参与交易活动的个人、组织都有一个统一的可识别的信用代码,同时,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与44个部委、全国31个省区市和65家市场机构互联互通,初步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实施将( ) ①方便公民行使监督权,对所有失信人员进行监督 ②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的共同治理格局 ③促进政府简政放权,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④提升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指出,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①加强党对干部选拔任用的领导,扩大用人权限 ②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③引导干部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好为人民服务 ④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做到法无授权也可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政令己出,与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
A.取代皇权政治 B.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确保政权稳固 D.特殊条件下对皇权的分散
25.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
A.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26.传说中禹的足迹遍布四方,各地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其中,“禹凿龙门”更是世代相传的经典故事。但据现代科学考证,在当时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水平下,开凿龙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事实上大禹的不少事迹都存在后人附会的现象。这表明( )
A.神话传说只有得到考古证实才有价值 B.英雄人物的事迹大多是后人附会之说 C.历史叙述的真伪必须经现代科学检验 D.大禹传说凝聚了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27.唐代对参加科举考试的报考者出身限制非常宽松,但对道德品行却有严格要求;在官员晋升的考核指标中,道德水平是最重要的一项;监察部门也经常考察官员之“善恶”和“德行孝悌”。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员道德日趋败坏 B.道德教化备受重视 C.监察机构职权广泛 D.科举选拔轻视成绩
28.清代在交通要道芜湖设置户关对过往船只征税,税额按船的梁头大小和船只宽窄计算,税船不税货。户关的实征税额往往超过预定的“正额”,如雍正四年征银26万两,超过定额3万两;雍正九年征银38万两,超过定额6万两。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流通的频繁 B.苛捐杂税的沉重 C.高产作物的推广 D.交通运输的进步
29.1891年创立“广学会”、致力于向中国译介西方文化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说:“本会刊书之始,未能显着效验。洎乎近岁(甲午年),中国读书士子,多知会中书籍之善,平居偶语,恒盛称广学会不置,起征深闭固拒之心,日渐融化。”这揭示出( )
A.学习西方已成为普遍思潮 B.民族危机开始成为学习西方的动力 C.向西方学习发展到新时代 D.国人的民族意识在危机中不断增强 30.对下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说明新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B.土地改革后的农民喜获丰收
C.建国后农民的政治地位提高 D.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
31.有学者指出,自然法作为一种“元规则”,即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是构成近代西欧高效制度的关键特征。这种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制度起源于罗马法的所有权制度,以及由这一制度产生的罗马保民官制度等等,就是保护无权者以对抗掌权者。由此可知( ) A.自然法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B.自然法是罗马法律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 C.罗马开创的法律和制度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 D.罗马法的本质特征是保障无权者对抗有权者
32.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 )
A.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 B.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D.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33.1933年上海《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专题征文讨论。收到的26篇论文或随笔中,主张走西方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倾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和统制经济的占绝大多数。这表明当时( )
A.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B.知识界要求增强国力的迫切愿望 C.国民党的统治失去民众支持 D.中共根据地的发展影响日益扩大
34.下表反应出褔州茶叶出口猛增。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百磅)( )
年份 1853年 1854年 1856年 1859年
总出口量 1050810 1190340 1306770 1109152 福州出口量 59500 204900 409726 465944 占全国总量比% 5.7 17.2 31.4 40.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