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虚拟情境的感悟迁移到现实生活的体验,让学生学会从名著中汲取养分,迁移学习、主动学习。
3.理解、体会哈尔威船长镇定勇敢、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所采取的措施,想想令自己感动的场面,简单地描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揣摩“一个伟大的灵魂”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诞生的,人们为什么视其为“一个伟大的灵魂”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谈话:同学们,“海难”这两个字也许是任何一个航海的人都不愿意提及的字眼。大家想一想,结合
二次复备
你的所见所闻,谈一谈其中的原因。
3.导入课题: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上行驶,“海难”二次复备
的发生是不可预料的,而处于危急中的人们又无处躲藏,所以常常会因为慌乱而发生混乱不堪的局面,造成惨重的损失。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叫做《“诺曼底”号遇难记》,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同样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惨烈而悲壮的场面,不同的是这次事故因为有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船上61人中有60人生还,创造了“海难”史上的一个奇迹!
(板书课题) 二、质疑问难
1.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归纳。
3.以“雨果”为关键词上网搜索和查阅图书资料,充分了解作者生平、本文的写作背景、作家的相关作品及创作风格等。
三、合作探究
1.初步阅读,感知雨果作品的语言风格。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并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要求学生根据以下提示合作读书:(1)根据预习的 情况,给课文中的生字加注拼音,重点的词语可以标记一下。(2)依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 的人物等要素,试着概括故事情节。(3)相互交流读书的初步认识,检查初读的效果。
四、解疑分享
1.解决本小组内解决不了的一疑难字词。
2.反馈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指名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五、拓展升华
谈话:感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往往描述了一定的感人的情节或者塑造了一个或多个感人的艺术形象。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本文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形象——哈尔威船长,一个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的崇高的灵魂。那么,小说是如何塑造这个形象的呢?
请同学们找出小说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简单说说它让你感动的理由。提出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六、课末检测 (一)比一比再组词
例( ) 秩( ) 淹( ) 列( ) 秒( ) 掩( ) (二)多音字组词
( ) ( ) 难 薄 ( )
( ) ( ) (三)填空
二次复备
1870年3月17日,“诺曼底号”雾海夜航,后来 ,哈尔威船长 ,二次复备
最后 。
七、作业布置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八、板书设计
起因:“诺曼底号”海夜航 诺曼底号遇难记 经过: 船遇难,船长救人
结果: 船长以身殉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述“诺曼底号”遇难记。
二、细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哈尔威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群? (2)“一个伟大的灵魂”指的是什么? 2.反馈
(1)哈尔威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群? 首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然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交流看法,各抒己见。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人们想的是什么?哈尔威船长 想的是什么?注意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提出“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