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体积》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上册)》34~3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2.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学生经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建立长方体、正方体计算公式的模型,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等数学素养,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纸箱和盒子,你都留意观察过它们的形状吗?现在我们来看老师带来的三个纸箱。
课件演示。(见图1)
师:从图中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可乐箱的长、宽、高分别是7分米、3分米和2分米。 预设2:啤酒箱的棱长是3分米。
预设3:桃汁盒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7厘米、20厘米。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全班交流,板书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图1
(1)怎样求可乐箱的体积呢?啤酒箱的体积呢? (2)桃汁饮料盒能盛多少升饮料?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箱子和盒子,发现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感悟知识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一)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师:求可乐箱和啤酒箱的的体积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呢? 预设1:求可乐箱的体积就是求长方体的体积。 预设2:求啤酒箱的体积就是求正方体的体积。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师:那么怎样计算体积呢?我们借助学具来研究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动手操作,理解木块的总数与长方体的体积数是相等的。
师:每个小组都有事先准备好的长6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的萝卜模型、直尺和小刀,还有若干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
师:你们打算怎样利用这些学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预设1:面积的大小就是含有“面积单位”的数量,体积的大小应该就是含有“体积单位”的数量吧?
预设2:可以先把长方体切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数一数有多少个,就知道体积是多少了。
预设3:也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摆一摆。
教师总结并提出合作要求:小组长负责分好工:有切萝卜模型的、有摆小正方体木块的、有记录的,并且要注意用小刀的安全。选择你喜欢的学具进行研究。
小组合作开始,教师巡视指导操作。 全班交流:
预设1:我们小组是把长方体萝卜切割成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数一数有多少个,就知道体积是多少了?
师:怎样切的?
预设:我们小组先用直尺根据长、宽、高量出这个模型的长每1厘米一段,宽每1厘米一段,
高每1厘米一段进行标记,然后根据标记进行切割。先切长,再切宽,最后切高。最后切出的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数一数一共有36个,所以这个模型中含有36个1立方厘米,它的体积就是36立方厘米。
预设2:我们小组是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摆。 师:怎样摆的?
预设:长是6厘米,一排可以摆6个。宽2厘米,一层可以摆2排。高3厘米,可以摆3层。木块总数:6×2×3=36(个),所以长方体的体积是6×2×3=36(立方厘米)。
师:通过动手切一切,我们切出了36个1立方厘米的萝卜模型,所以它的体积是36立方厘米。通过摆一摆,我们用36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摆出了这个长方体,所以它的体积也是36立方厘米。
3.动手摆一摆,理解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宽、高的乘积。 师: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到底跟谁有关呢?我们再来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摆一摆。①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并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②摆一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并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木块总数:5×4×2=40(个)
体积:5×4×2=40(立方厘米)所以长方体的体积是40立方厘米。 木块总数:3×3×3=27(个)
体积:3×3×3=27(立方厘米)所以正方体的体积是27立方厘米。
师:回顾刚才的活动过程,想一想,物体的体积与它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有着怎样的关系? 预设1:我发现长方体(或正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它们的体积。 预设2:我发现长方体(或正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等于长、宽、高的积。 师:对!通过摆一摆我们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宽、高的乘积。 (二)归纳概括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师:那么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什么呢?正方体呢?
预设: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
师:根据以上探索过程,如果v表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长方体的长,用b表示长方体的宽,用h表示长方体的高,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你能写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字母计算公式吗?
预设1:v=abh
预设2: V = ɑ·ɑ·ɑ(板书)
师:ɑ﹒ɑ﹒ɑ也可以写作“ɑ3”,读作“ɑ的立方”,表示3个ɑ相乘。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V = ɑ3(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作它们的底面积。你能用同一个公式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吗?(课件出示)
预设: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板书)
师: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用h表示高,那么这个公式可以用字母怎样表示? 预设:V = sh(板书)
师:现在回到情境图,你会求可乐箱和啤酒箱的体积了吗? 学生试着做在练习本上。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可乐箱的体积:7×3×2 = 42(dm3) 答:可乐箱的体积是42 dm3。 啤酒箱的体积:3×3×3 = 27(dm3) 答:啤酒箱的体积是27 dm3。
师:通过我们小组动手摆一摆、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出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会用字母来表示。而且根据公式解决了问题,这真是学以致用。
(三)探索容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第二个红点问题:桃汁饮料盒能盛多少升饮料?(厚度不计) 师:怎样求呢,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先独立思考
预设:求桃汁饮料盒能盛多少升饮料,实际上就是求饮料盒的容积是多少。 师:厚度不计是什么意思?
预设:厚度不计说明这时的饮料盒的容积和体积是一样的。 师:请你试着自己独立解决。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0×7×20 = 1400(立方厘米) 1400立方厘米 = 1.4升
答:桃汁饮料盒能盛 1.4 升饮料。 提问: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呢?
教师小结: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宽、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内容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所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四个不同层次的教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