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 -
绪论
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 5 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 5 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 6 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 7
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7 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 7 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7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5星) ....................... 8 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 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8 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8 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9 2.4 、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 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11 3.1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 12 3.2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12 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 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上届考察) ....................... 13
第二编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4.1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13 4.2 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5星) ...... 14 4.3 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14 5.1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4 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14 5.3 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4 6.1 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6 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16 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7
- 2 -
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 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 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 - 17 - 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 - 18 - 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 18 - 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 18 - 8.3科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观从哪些方面反映科学理论的发展?.............. - 19 -
第三编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9.1 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与特征?(5星) ..................................... - 19 - 9.2 构成技术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哪些?.............................................. 20 9.3 技术体系有哪些特征?............................................................. 20 9.4怎么理解技术结构的演化?(一般)............................................ 20 10.1.怎样理解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关系? ...................................... 21 10.2.简述技术开发的基本程序。 .................................................... 21 10.3.技术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 21 10.4.技术设计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 21 11.1 什么是技术价值?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 21 11.2 什么是技术伦理?它与技术价值有何关系? ................................ 21 11.3 现代技术对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怎样的冲击?其原因何在? ........... 22 11.4 怎样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思想看待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 ........................................................................................... 22 12.1 什么是技术创新?它与技术发明、技术改造有何关系? ................. 23 12.2 试述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机制? .................................................. 23 12.3 什么是高技术?如何通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24
第四编 科学技术与社会
13.1什么是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 24 13.2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 24 13.3试论述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及其原因? ...... 24 13.4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意义和内容 25 14.1试论述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的新特点。 ................................. 25 14.2为什么说研究与发展是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核心? ........................ 26 14.3请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 26 14.4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 26
- 3 -
15.1 试分析西方未来学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观点? ....................... 26 15.2 阐述现代科技革命对发展模式的影响? ...................................... 27 15.3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思考我国的发展模式(同 15.2 )................. 27 16.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 28 16.2试论述中国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及其重点。 .............................. 28 16.3如何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9
补充
名词解释: .................................................................................. 29 国家创新系统及其构成 ................................................................... 30 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 30 什么是高技术、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化的机制? ............................ 31 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 ........................................ 31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