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2018-2019学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众志成城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2018-2019学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考试
地理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近年来,我国山西、内蒙古等能源输出地逐步用电力输出代替煤炭输出。沿海输入地鼓励用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成下列各题。 1. 用电力代替煤炭输出会
①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 ②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③增加我国交通运输压力④增加输出地环境压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输入地鼓励居民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目的是
A. 改善大气环境 B. 缓解交通拥堵 C. 减轻噪声污染 D. 减少交通事故 【答案】1. C 2. A
【解析】主要考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 电力输出,对于输出地来说利润要高,促进输出地经济增长,但本地得燃煤发电增加了输出地环境压力。因而②④正确。煤炭燃烧在山西、内蒙还是在沿海,都在我国范围内,并没有减少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①错误。输出煤炭,需借助铁路、水运等交通方式,输出电力减轻了我国交通运输压力,③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2. 石油燃烧产生大气污染,以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源的电动汽车减少了污染排放,改善了大气环境,A正确。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汽车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因此交通拥堵、噪声污染、交通事故不会减轻或减少。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列各题。
3. 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 B 4. B
【解析】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 图①显示的是海蚀崖,海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图②是冲积平原,主要是流水沉积;图③是沙丘,风力沉积的结果;图④是角峰、冰斗,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B。
4.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最有利于聚落(居民点)形成。故选B。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完成下列各题。 5. 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A. 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 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D. 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 6. 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5. B 6. D 【解析】
..................
6. 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但也增加了城市公共服务压力,①、④正确。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主要为非劳动力且素质没有保障,这一人对产业结构
升级影响不明显,②错误;平均工资是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之比,③错误。故选D。
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太空发射了一枚人造天体。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下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绕地球运行,能观测地球上的极光现象 B. 绕太阳运行,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
C. 绕地球运行,可以监测到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 D. 绕太阳运行,能拍到金星和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
8. 该人造天体获取宇宙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技术 B. 虚拟现实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7. B 8. 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人造天体、天体系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
7. 结合天体的概念和题目中描述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且距地球150万千米,可以得出该人造天体已经脱离地球引力成为绕太阳运行的天体,AC排除;它比地球距太阳更近,可以比地球提前获知太阳活动的信息,B选项正确;该人造天体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而火星绕日运动的轨道位于地球之外,所以不可能监测到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D排除。 8. 该人造天体要获取宇宙信息,只能通过获取宇宙空间中的电磁波信息并传回地球,因此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最可能是遥感技术,A选项正确。
下图为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图中甲地天气系统及气流运动分别是
A. 气旋,顺时针辐散 B. 反气旋,顺时针辐合 C. 高压系统,逆时针辐散 D. 低压系统,逆时针辐合 10. 四地中天气状况可能是
A. 甲地电闪雷鸣 B. 乙地北风劲吹 C. 丙地风雨交加 D. 丁地阴雨连绵 【答案】9. C 10. C
【解析】主要考察天气系统,要求能根据等压线的分布情况分析出气旋、反气旋和锋面等天气系统。
9. 甲地中间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等压线闭合,属于高气压,从经纬度可以判断属于南半球,南半球的反气旋呈逆时针辐散,选择C。
10. 甲地为反气旋天气以晴朗为主,A错;根据等压线判断 乙地吹西南风,B错; 丙地为低压槽,易形成锋面,风雨交加 ,C对 ;丁地等压线平直,没有锋面、气旋活动,不会出现阴雨连绵天气,D错。
11. 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的积雪厚度呈现出大-小-大的年际变化。下列地理过程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 积雪厚度大-大气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B. 积雪厚度大-地面吸收量多-年平均气温高 C. 积雪厚度小-大气吸收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D. 积雪厚度小-地面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高 【答案】D
【解析】积雪厚度大,反射太阳辐射多,地面吸收热量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热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年平均气温低。反之,则年平均气温高,故D正确。
12. 下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与图中板块A、B对应恰当的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