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恐龙园的发展之路

中华恐龙园的发展之路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3:04:54

中华恐龙园的发展之路

时间:2个月前 点击:40

常州中华恐龙园(以下简称恐龙园)坐落在江苏常州新北区休闲旅游区,是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齐上、规模效应”的宗旨建立起来的常州市第一个以宣传普及恐龙知识为主题的文化公园。该园始建于1997年9月,于2000年9月对外开放。一期工程投入1.8亿人民币,二期工程投入1.5亿人民币,占地1200亩。建园两年多来,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创收6000多万。外地到常州的游客成倍增加,恐龙园周边的地价也不断上升,实现了常州从挖掘既有资源到营造热点旅游项目的转变。恐龙园不仅成为常州景观的亮点,而且使旅游经济在常州民经济中,由配角跃升为有一定份量的支柱产业。

一、中华恐龙园的开发历程

(一)社会背景

旅游是资源产业,但常州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虽说有古禅寺天宁寺的钟声,有红梅阁边的文笔塔,有自然天成的天目湖,但与周边城市相比,旅游资源却相对贫乏。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旅游成为一种时尚。近年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正是看到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常州市的决策者们把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摆上议程,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区位条件优势和人才科技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常州别称“龙城”,这里有着许多关于“龙”的传说与“龙”的地名,所以决策者决定用“龙城”做文章,建一个以“龙”为主题的公园。

所谓主题公园,与传统休憩、观景的公园不同,它是依据某种主题设计建造的以游乐为目标的舞台化的世界。迪斯尼最早开创了这种形式,并带动了世界休闲娱乐业的发展。80年代,深圳“锦绣中华”微缩景观的出现,标志着国内第一代主题公园诞生。此后林林总总的主题公园应运而生。但在一定程度上,重复建设、文化内涵浅薄使主题公园面临危机,也使得主题公园的建设从仿古仿真向大手笔的投入、高智慧的创意、运用高科技手段的方向寻找转机。

(二)中华恐龙园为何落户常州

常州除了又称“龙城”外,与恐龙似乎毫无关系,但目前国内最大的集博物、科普、高科技和游乐性于一体的中华恐龙园却偏偏落户常州,此中关节:

1与一个机遇有关。1996年第四届世界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世界各国的地质博物馆向东道主——原中国地质矿产部赠送了一批珍贵的远古动物化石。为了保护和展示这些珍品,地矿部对建馆有一种新的思路:一是不建在北京,因为首都博物馆

旅游资源过于密集;二是走企业化运作之路;三是与旅游相结合。以此来解决传统博物馆的体制、出路问题。不少地方敏锐地感觉到这个项目具有重要意义,纷纷到北京“做工作”。常州也是先知先觉者之一。

2与一种渴望有关。多少年来,常州人努力要改变常州旅游资源贫乏的状况,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渴望越发迫切。当时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旅游写进了“九五规划”,不仅要把常州建设成为闻名的工业城市,也要把常州建设成一个现代旅游城市,并提出常州建设六大风景区的任务。正是市委市政府的果断决策、有关职能部门的全力投入和全市人民的支持,常州人对旅游的渴望才在恐龙的主题下找到了安身之处。

3与一个观念有关。这个新观念就是旅游发展要从传统的“资源决定论”转向“市场决定论”,也就是说,建设新馆的条件除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从“资源决定论”而言,常州旅游很难找到突破点。寻找突破的路径之一是建造主题公园。当初,受无锡三国城、苏州乐园等主题公园的影响,常州也曾酝酿建设一个“龙文化”主题公园,取常州名“龙城”。但那时仍局限于公园加游乐的模式,缺少个性的魅力。而现在“恐龙”的主题恰恰就具有这种魅力。因为人类对恐龙,这个曾一度统治地球的庞然大物充满了好奇、想像,它在无形中产生着一种强大、持久的吸引力。面对这样一个绝好的市场,一个是位于长江沿江地区,拥有“龙文化”公园建设场地的常州,一个是拥有丰富的恐龙化石和研究力量的中华地质博物馆。双方在洽谈中都看到了对方的优势,实现了双方的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优势,成为了合作的基础。

(三)恐龙园的建设

中华恐龙园原拟与地矿部合作,建立中华恐龙馆,成为中国地质博物馆常州分馆。但是领导、专家和建设者深切体会到,仅有一个体量庞大的博物馆还不足于支撑主题公园的发展,形成旅游市场消费的热点。最后,经专家论证,形成了以中华恐龙馆为核心的一馆一园的规模。

1997年9月20日,中华恐龙园在常州新北区奠基。在建设中,恐龙园遇到诸如资金短缺、农民房屋拆迁、土地价格等棘手问题。为解决这些困难,常州市委、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现为新北区人民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1)注册资金方面。高新区管委会出资2500万元,占当时注册资金(8500万元)的30%,这些资金的投入,极大地缓解了恐龙园建设资金的不足;

(2)土地价格方面。高新区管委会按优惠政策,以土地的成本价卖给了新旅总公司,从而为公司节省了一笔不菲的开支;

(3)农民房屋拆迁方面,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拆迁优惠政策,安置了恐龙园建设中需被拆迁的农民。

2000年9月20日,中华恐龙园建设工程克服了工期紧、人手少、难度高及经验匮乏等困难,如期对外开放。

目前中华恐龙园加上已建成的第三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园博园,占地600余亩)总投资3.5亿元,其中恐龙园部分投资2.5亿元。 二、恐龙园开发现状

中华恐龙园以其独特的“恐龙”主题成为常州乃至华东地区的特色旅游产品。自2000年9月20日开园营业,入园人次总数已过350万,出现了“井喷式”现象,成为华东沿线的旅游热点。

恐龙园运行,也形成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崭新、丰富的主题定位中华恐龙园利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恐龙热”这一卖点,结合常州原先拥有的“龙城”称谓,建设了以史前物种“恐龙”为主题的游乐空间。这既突出了园区主题定位的形象化取向,又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态需求。同时将园区建设延伸至生态、环保、地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拓展了科普教育及现代旅游景观发展的新思路。

(二)高科技含量,高品位文化内涵,高质量生态环境,强烈的差别化特色中华恐龙馆在外观建筑上注重运用仿生语言,呈现恐龙大写意造型。馆内则陈列着306件极具科普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珍贵化石珍品。其10个展厅通过逻辑路线相互关联,大量运用声、光、电、影视成像、卡通动画、网络游戏等高新技术,并以现代置景手段,营造出瀑布、山岩、丛林、海洋等场景,再现了古地质年代特有的生态环境,构筑出独特、神秘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科学内涵。

与恐龙馆相配套的园区,注重绿色生态环境的营造,共种植了70000平方米高品质的草坪,成功移栽了近4000余棵名贵树木和许多奇花异卉。2001年9月,常州市获得了第三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的承办权,选址定在中华恐龙园南侧,占地13.5公顷。中华恐龙园利用这一契机,斥资6000余万元,全面开展了市政道路、地形调整、挖湖堆山、造园设景、铺点绿化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在占地200余亩的施工范围内共调整土方15万立方米,开挖河道2.2万平方米,各类建筑物面积3000平方米,铺设各类管线8500米,栽植花草200万株,移栽各类名贵树木500余株,铺设桥梁4座,绿化造园面积共计15万平方米,并建成一座构造新颖、造型独特的标志性建筑——蛋型温室。 (三)旅游与科普的结合,创建科普旅游的主题特色

恐龙园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注重将科技融入旅游的推广和发展,以科普“文脉”凸显“形象”特色,涵盖“游乐”要素,努力成为科普性较强的旅游目的地和游乐性较强的科普教育基地。

近年来,恐龙园在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科普;创新展示手段,增强科普教育吸引力;加强企业化运作,提高科普工作收益;发展旅游经济,确立科普功能主导地位等四个方面做出的积极努力,得到了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的高度评价。2002年,恐龙园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称号。

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与科普的结合,继去年快乐科普展之后,2003年3月,又在春游黄金季节推出自然生物科普节。截止到2003年4月底,自然生物科普节已经接待各地游客近20万人次,同比增长62%。 (四)人性化的经营管理

恐龙园以“我的服务是园中一景”和“安全是广大游客最根本要求”为切入点,规范景点景区和游客服务管理,使得游客有效投诉率控制在十万分之一以内,游客抱怨、投诉的受理满意率达到100%,良好的服务质量赢得了游客极高的口碑。 (五)用市场经济观念办旅游

恐龙园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施企业化运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意的确定、设计的精度、地址的选择、建造的水平、日常的经营管理等都遵从了市场规律。

恐龙园公司作为法人实体营运,具有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企业性,从而有别于一般公益性市政公园的事业性特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促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打造文化金牌产品

恐龙园致力于从旅游活动中寻找文化特色,在旅游诸要素的碰撞中营造文化产品,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纪震撼——恐龙园之春”、“同一首歌·走进常州”等大型文艺晚会,使恐龙园景区成为上演文化精品的大舞台,恐龙园的商业感召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而提升。近年来,恐龙园网站的访问人次已接近700万。 三、发展前景

中华恐龙园的建成,使常州旅游有了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整个常州旅游、商贸、交通、餐饮、旅游产品生产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常州的集聚辐射功能,提高了常州的知名度,使常州更坚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

未来几年,常州将斥巨资全力打造六大风景区,以此改善旅游现状和旅游环境。到2005年将建成以中华恐龙园为核心的现代休闲旅游区、天宁风景名胜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茅山旅游度假区、春秋淹城遗址景区、环太湖旅游度假区六大风景区,形成以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文物、宗教、古运河、古园林、旅游、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度假区。

2003年4月,《常州现代休闲旅游区概念性规划》编制完成。常州新北区将建设成为集观光、游览、度假、会议、康乐、文化、居住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主题文化旅游区。

在规划中,旅游度假区将分为八个功能区,由北向南包括:泰国风情龙虎园、中华恐龙园、园博园、六龙潭龙文化主题公园、主题文化社区、时光游乐城及两块旅游发展备用地。中华恐龙园作为核心区域,仍是旅游区的重要项目,将会不断投入新的主题游乐项目,丰富恐龙园的旅游空间,保持恐龙园长盛不衰的魅力。园博园将会以生态植物园的身份与恐龙园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并在其内进行游乐项目的设置,让它成为恐龙园的延伸。

新引进的泰国风情龙虎园项目为泰国是拉差集团的独资项目,是以泰国的龙虎园为蓝本建设,以老虎和鳄鱼为主题,集环境和生态保护、濒危动物保护、高科技养殖及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两亿多年前与恐龙共存并繁衍至今的鳄鱼,与业已灭绝的恐龙同处一地建园,深信必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六龙潭龙文化主题公园的构思来源于常州“六龙城”的称号,其中占地400亩的六龙潭又将成为常州的胜景,成为常州市民每年一度龙舟赛的固定场所。园内各种以龙为主题的景观亦将成为炎黄子孙探寻中国龙文化的又一重要场所之一。

搜索更多关于: 中华恐龙园的发展之路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华恐龙园的发展之路 时间:2个月前 点击:40 常州中华恐龙园(以下简称恐龙园)坐落在江苏常州新北区休闲旅游区,是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社会齐上、规模效应”的宗旨建立起来的常州市第一个以宣传普及恐龙知识为主题的文化公园。该园始建于1997年9月,于2000年9月对外开放。一期工程投入1.8亿人民币,二期工程投入1.5亿人民币,占地1200亩。建园两年多来,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创收6000多万。外地到常州的游客成倍增加,恐龙园周边的地价也不断上升,实现了常州从挖掘既有资源到营造热点旅游项目的转变。恐龙园不仅成为常州景观的亮点,而且使旅游经济在常州民经济中,由配角跃升为有一定份量的支柱产业。 一、中华恐龙园的开发历程 (一)社会背景 旅游是资源产业,但常州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虽说有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