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9年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四上《小小通讯录》
通过直观的比较,引出美化这一任务
引导孩子正确评价欣赏别人,善于肯定和表扬
三、课外延伸(依课堂剩余时间而做取舍)
P25:课后练习:制作常用电话号码表
分层教学,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3分钟)
预设: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也想送大家几句话……(关于友谊或朋友的名言警句)
最后:(大屏幕展示)
与课题进行呼应:架起友谊之桥
让学生对之前的学习做一简单回顾和梳理,同时也做到前后呼应
理解友谊的重要,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板书设计
小小通讯录
教学反思
①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
里?
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发现问题
改进意见
【课后反思】
23日早上西小的这堂《小小通讯录》是自己第三次借班上课,2006年11月县新课程展示课在文峰学校,2009年11月11日县优质课评比在石浦小学,以及这次我们小学西组的教研
活动。
不论是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的教坛一颗新,还是已经历经四年“洗礼”的年轻教师,每一次外出上课,自己心里总归是忐忑的。尽管是同一份教材,同一个课题,但每次课后跟着各位前辈老师的指导和随着自己的慢慢领悟和成长,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自然也有了不一样的见解,更何况面对完全陌生的教学对象,课堂的不可预知性尤为突出。于是乎,便有了三度上课,三份教案。
在这里首先要谢谢我们的教研员陈老师和欧大祖长,让自己有机会一次又一次地“登台亮相”。特别是陈老师,上周四还特意打电话过来针对石浦小学的那堂课进行细致的分析点评,同时也给我提了建议:任务设计的素材选取是否可以来源于学生。
周五早上要来一份上课班级的学生信息,觉着已没有时间按那个要求去进行试教,也只好将希望寄托于周末两天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确实如此。通过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很到地印证了一节有效的课首先应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也就是陈老师一直强调的任务设计首先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全面参与学习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尽管当铃声响了之后,学生的好友通讯录仍没有最终完成,但应该承认,来源于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确实能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