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9年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四上《小小通讯录》
可以更加简洁、清楚地表述相关的内容。(课件PPT出示) 师: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看到哪些这样的表格? 生:课程表、值日轮流表、通讯录,……
师:(大屏幕出示收集的一些表格素材)因为利用表格可以把很多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存放,从而方便人们的查找,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师: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如何快速有效地找到自己好友的信息呢?
生:利用表格对好朋友的信息进行整理,即制作成好友通讯录。(揭示课题:好友通讯录)
通过游戏,拉近关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后呼应,巧妙引出本堂课的课题,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任务。
二、任务驱动 学生探究
环节一:课件辅助,认识表格(5分钟)
师:那么你知道一张表格有哪些元素组成吗?或者表格中各相关部分的名称。请大家把书翻至第23页,1分钟时间阅读第一部分:认识表格。(根据书上的表格,同时借助于课件来认识行、列、单元格)
师:(教师用自己的通讯录为例来进一步理解行和列的概念,以及行数和列数的确定。)
环节二:明确任务,制作通讯录(12分钟) A.建立空表
师:说得有点多,有些同学已经蠢蠢欲动了。OK,请大家马上打开桌面上的《找找我的好朋友》,在文字后面设计一张表格,做成你的好友通讯录。
如果有困难,大家可以自己看书或是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当然也可以观看大屏幕里的锦囊妙计。(大屏幕出示制作方法)
师:刚才我看到有许多同学已经搭好了通讯录的框架,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他是怎么操作的 生:上台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师:这位同学做得非常棒,掌声谢谢他。不过老师还要告诉大家,其实制作表格的方法除了刚才那位同学使用的方法外还有另外的方法(课件展示)
生:没完成的同学继续完成,做好的同学试着用另外的方法建立一个表格。 师:巡视,个别辅导 B.输入内容
师:很多同学都已经顺利搭好了通讯录的基本框架(表格),那接下来做什么呢?
生:填写信息。(此处也可以直接通过大屏幕进行提示下一步的要求)——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小结
师:大家暂停一下,老师刚才发现一个同学输入文字的方法很快,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输入的。
生:演示把文档中的信息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移到表格中。 师:这位同学真是有办法,说明他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大家在平常的学习中也应该如此。 生:继续操作。
环节三:精益求精,美化通讯录(5分钟)
师:我们比较一下这两张通讯录,你更喜欢哪一张?(大屏幕展示比较)
生:明确任务,进行美化操作
环节四:展示作品,评价交流(5分钟)
a. 作品分享交流: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选择跟她做朋友吗?
b. 保存
认识表格的行、列与单元格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掌握这一知识点,确实需要一点技巧。
培养学生整理、搜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适时利用半成品
合理利用学习小助手(锦囊),让学生通过自学来获取知识,找到答案。老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评价、反馈、小结
(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