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题报告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号:
专业:广播电视新闻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传播学视角下微电影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题目 学生须根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写出2500字以上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基本要求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理工类15种以上,其他学科类20种以上),分析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本课题 的主攻 方向; 3.主要 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 4.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襄樊学院文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 论文题目
传播学视角下微电影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二、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速便捷的视觉盛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微电影正好以其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且短小、精炼、灵活的形式风靡中国互联网。一个新的微电影可以在各类视频网站上上传,不需要任何的证明和费用,例如新浪、搜狐、腾讯等各大门户视频网站,都设置了微电影专栏,每天都有大量的微电影在更新,网民也都可以随意的观看和下载。网民通过转载和分享让微电影迅速而广泛的传播。本文主要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通过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的“5W”模式,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索微电影的发展困境与解决方案,研究微电影的生存发展状况。目前微电影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作品良莠不齐、过于倾向商业化、忽略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政策不健全、把关不完善的困境。因此,如何让微电影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目前,影视技术突飞猛进,影视设备的购置成本大幅降低,技术壁垒越来越低,甚至用照相机、手机就可以拍摄制作微电影,让更多的人尝试微电影的制作、发布。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没有太长的时间去观看一部超长的电影。微电影与传统广告相比,更有针对性,可以把产品功能和品牌理念与微电影的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用精彩的视听效果达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使观众形成对品牌的认同感。由此看来,微电影健康有序的发展,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积极影响,所以对传播学视角下微电影生存发展的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国外,1995年,美国广告人斯科特·扎卡林联合Fattal and Collins 公司依照当时热播电视剧《飞跃情海》的故事情节,制作了连续剧《地点》投放于各大网站播放,创造了日点击量10万人次的记录,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微电影雏形。
在国内,2005年,自由职业者胡戈恶搞陈凯歌的影片《无极》剪辑了大量电影《无极》和中央电视台《中国法制报告》栏目中的画面,通过重组和改编,制成了一部20分钟网络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并在网上影响极大,一时间恶搞之风风靡网络,且日益流行,这可以说是国内微电影的初始形态,而2010年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可以说是国内微电影的雏形。2010年12月27日,通过微电影作品《一触即发》的走红,微电影这一概念才被人认知。而2011年被称为微电影元年。短短几年时间微电影已从生僻词到热门词,微电影的种类也更加的多样化。
国内的微电影发展时间与国外相差几年,研究这方面的资料就相较而言少些,且研究多以商业性微电影较多,对传播学视角下的微电影生存发展状况较少。
四、研究方案与研究内容
一、本次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传播学视角下微电影的生存发展状况
研究主题是从传播学视角下微电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通过微电影的问题案例,对它现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找到解决方案,促进它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传播学角度下微电影的概况
(一)、微电影的含义:学界和业界对微电影这一概念的界定。 (二)、微电影的产生与发展:微电影的发展原因和发展历程。
(三)、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从微电影的四个传播特征“微时长”、“微投资”、“微周期”、“微平台”进行举例分析。 第二部分、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分析
(一)、传播主体:微电影的传播主体在传播活动者扮演着第一“把关人”的角色,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传播正能量。
(二)、传播内容:从微电影的内容的生活化、丰富性以及娱乐性的特点和娱乐类、商业类、公益类以及文艺类的分类来写。
(三)、传播渠道:从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进行分析
(四)、传播受众:从受众的“使用和满足理论”以及第二“把关人”来分析受众
(五)、传播效果:主要写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具体举例分析。 第三部分、微电影的困境和解决办法 (一)、微电影面临的困境
1、从传播内容来看:微电影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作品良莠不齐、过于倾向商业化。
2、目前微电影忽略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
3、从法律政策“把关”来看:微电影还面临政策不健全、把关不完善的困境。
(二)、微电影困境的解决办法
1、从传播内容来看:在未来发展需要“内容为王”、制作专业化、商业广告“软植入”。
2、从传播渠道来看:在未来发展需要整合微电影的传播渠道,在继续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的基础上,提高传统媒体的利用率。
3、从法律政策“把关”来看:在未来发展需要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 加强对广播剧和微电影的监管,把政策落实到实处,让它达到应有的效果。 五、论文进度安排
2015年3月1日前 查阅资料、确定选题 2015年3月29日前 完成开题报告 2015年4月15日前 完成初稿 2015年4月30日前 完成修改稿 2015年5月28日前 完成定稿
六、参考文献
[1]孟志军.微电影的传播学解析[J]. 新闻界,2011(08).
[2]陶莹.传播学理论在微电影广告中的应用[J]. 中国传媒科技, 2012(18). [3]谭成才.我国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04).
[4]王长武.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J]. 中国电影市场, 2011(09). [5]景东,苏宝华. 新媒体定义新论[J]. 新闻界, 2008(0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