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政策对在防治资非典资备战高考阶段性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在防治“非典”备战高考阶段性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 校长 高玉峰
四月中旬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北京爆发,进而向内蒙古、河北等地蔓延。其来势之猛,危害之大,百年不遇。党和政府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其中就包括中小学、幼儿园放假。我校是4月26日接到高一、高二学生放假通知的,在前后不到一天的时间内,高一、高二的老师们按照学校要求,为学生准备了九天的作业,于4月27日下午4:50召开全体师生大会,有条不紊地布置了放假事宜。4月28日上午10:00以前,高一、高二学生全部离开了学校。5月1日,我们又接到了高三学生放假的通知。此时,离高考还有一个月多一周的时间,正可谓非常阶段,高考和“防非”问题出现了空前的矛盾。在此关键时期,我们相信政府。从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大局出发,认真贯彻市“防非办”关于高三学生放假的要求,高三老师连夜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料、模
拟试题。班主任一条一条细致地叮嘱学生,让学生坚定按期高考的信念,妥善交待放假后与老师联系、电话答疑等具体事宜,学校还给回家必须乘坐公交车的学生发放了口罩。可以说,我们把能想到的、能安排的,都想到了、安排了。学生放假期间,全校教职工不离岗,大家各司其职,创造性地完成了本职工作。高三的老师们除认真备课、编写试题、接听电话热线外,还组织了部分学生返校交换资料、答疑。崔校长、李清霞等18位老师为全市3万5千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录制了“空中课堂”32节,关主任、曲现龙等20名老师在《邯郸晚报》上撰写复习指导文章20篇;田云江、庞爱考等9位老师到邯郸市广播电台接听“空中热线”9次。高一、高二的老师们除认真教研、备课、编写教辅资料外,分小组撰写了集体论文16篇。经教务处、教研室组织评审,李进斌等三个小组的论文获得一等奖;郭瑞珠等5个小组的
论文获二等奖。行政处室的同志担任起了校园消毒、安全保卫、维修、维护、“空中课堂“录课服务、后勤保障等。大家都能够做到认真工作,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5月19日,我们终于迎来了高三复课,此时,离高考仅有两周多一点的时间了,防“非典”也处在关键时期。为此,学校做了周密安排,成立了学生健康体温监控小组等八个小分队,确保“防非”工作万无一失,确保备考工作高效展开。更紧张的战斗拉开了序幕,老师们、同志们都以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心投入了抗“非典”,做到“非典”不入校,备战高考,力争“高考再辉煌”这一没有硝烟的战场,并充分发扬了我校优良的传统,展现了一中教师的良好风貌。初步取得了考前阶段性胜利,验证了“多难兴邦”的古训。
“多难”为什么能够“兴邦”?除了当灾难到来之时,大家只有团结起来,
才能凝聚强大的力量;只有人人不畏死,才能求得生的客观需要外,还有一个深层的道理,那就是多难之际,人们私心杂念就会被共同的利益所替代,优良的传统就更需要去发扬。可以说:经过这一特殊时期战斗的洗礼,我们更加珍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一中,我们的集体;经过这场战斗的洗礼,我们更加成熟,更加团结。因此,面对灾难,我们会有更多的思考,更需要总结。
我校之所以能取得防治“非典”备战高考的阶段性胜利,我认为主要源于以下“三种精神”:
一、充满责任意识的团队精神 在这一非常时期,老师们、同志们更多地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和崇高的主人翁意识,把工作当做事业,把学校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4月27日和5月1日,为了保证学生第二天离校能拿到作业,老师们,特别是各年级的备课组长夜以继日,赶编资料。印刷厂的工
人师傅不怕吃苦,连续作战,设备三天三夜不停运转,第二天一早韩东旭同志就带领大家把印好的卷子送到老师手中,保证了学校的安排有条不紊,如期实现。我校防“非典”办公室的王景北、焦运涛、马丽芳、高峰、李红伟、宁晓红、吴润茹及校医何健,负责学校保卫工作的王学武同志,一个多月以来,没有休过一个星期六、日。为了学校安全,有一段时间王景北和王学武同志天天值班到晚上23:00以后,认真检查校园每一个角落,做好每一次统计,按时上报每一个数据,创造性地完成了许多工作。特别是王景北同志,他每天做疫情通报,并对收集的师生体温等资料认真分析,提出重点监控学生的建议名单,实实在在地把学校的事情、工作上的事情挂在了心上。当学生返校,学校到处买不到体温表的时候,张培臣、张宏老师动员自己的父母为学校解决困难,千里迢迢把体温表邮寄到学校。除从母亲处拿到
18支体温计之外,张培臣老师还把自己爱人门诊上仅有的2支体温计也贡献于学校;刘影教师为了防止破碎的体温表中汞蒸发后毒害学生,主动为每班提供一瓶硫磺,用于汞的吸收,用心细微、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高三学生复课报到第一天,我校检出18名同学体温偏高,需要去医院体检,宁建中老师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全和张风雷老师一起在医院发热门诊持续了5个多小时,顺利地为每一个同学做了检查。平时也是随时待命,动用个人关系为学生看病。银主席负责应急小分队和师生饮食卫生监控组的工作,她事必躬亲,把师生的健康挂在心上,学生住隔离宿舍后,她一次次前去探望;学生去医院,她一趟一趟跟着跑。陈红艳老师在白天忙了一天,精疲力竭之时,晚上又陪班里一名女生输液至深夜1点钟,第二天还要上课。郭伟老师为了给学生治病,专门回家拿来大包药品。这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