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勘察报告 - 图文

勘察报告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0 23:39:52

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两端区间(4#~7#盾构井)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侧压力系数、基床系数(水平、垂直)、无侧限抗压强度、灵敏度指标见表4-13。

表4-13

基床系数(MPa/m) 层号 名 称 水平 ②-1b2-3 ②-3b3 ③-1b1-2 ③-2b2-3 ③-4e K1g-2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含砾粉质粘土 强风化粉砂岩 (30.0) 18.5 40.2 19.8 (25.0) (65.0) 垂直 (28.0) 16.7 37.0 18.0 (20.0) (60.0) 0.32 0.34 0.28 0.30 (0.30) 0.25 0.46 0.50 0.39 泊松比 静止侧压力系数 4.5电阻率

电阻率试验指标见表4-14。

表4-14

电阻率 层号 名 称 统计指标 (Ω2m) 范围值 ③-1b1-2 粉质粘土 推荐值 范围值 ③-2b2-3 粉质粘土 推荐值 范围值 K1g-3 中风化粉砂岩 推荐值 50.0 137.1-274.3 207.35 45.0 0.43 (0.45) (0.3) 注:1、括号内数值为经验值;

2、试验方法:基床系数在室内采用三轴试验或固结试验的方法测得;静止侧压力系数采用静止侧压力仪进行排水试验测定侧向有效应力与轴向有效应力,计算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

4.6岩土热物理参数

热物理指标统计见表4-15。

表4-15

导热系数λ 层号 名 称 统计指标 (W/m.K) ②-3b3 ③-1b1-2 ③-2b2-3 K1g-3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推荐值 推荐值 推荐值 推荐值 1.17 0.96 1.23 1.914 (KJ/kg.K) 1.65 1.70 1.62 1.281 (10-2m2/h) 0.38 0.31 0.41 0.215 比热容C 导温系数α 4.4地基土的分析与评价

勘察查明,拟建场地处于岗地-岗间坳沟地貌单元。场地覆盖层表层为①层填土,厚度一般,局部厚度较大,松散~较松散,工程地质性质差;②-1b2-3粉质粘土,软-可塑,中压缩性,主要分布于坳沟上部和边缘地带,工程地质性质一般;②-3b3粉质粘土,软塑,中高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较差;③-1b1-2粉质粘土,可-硬塑,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较好;③-2b2-3粉质粘土,软-可塑,粉粒含量较高,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一般;③-4e含砾粉质粘土,由粉质粘土、风化岩碎屑、砾石混合而成,土质不均,中压缩性,工程地质性能较好。

场地底部基岩为白垩系葛村组K1g-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风化强烈,砂土状夹碎块状,工程地质性能良好;K1g-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风化程度较弱,岩芯较完整,工程地质性能良好。

5 水文地质条件

5.1地表水

本区间地表水主要为4#盾构井北侧的秦淮新河,水位主要呈季节性变化,春夏季为丰水期,水位较高;秋冬季为枯水期,水位相对较低。上述地表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潜水渗入、城市雨水管网排水等,主要向下游径流排泄;地表水主要就接受地下潜水的排

入,在洪水期对地下潜水存在短暂的补给。

第 8 页 共21页

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两端区间(4#~7#盾构井)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5.2地下水 5.2.1地下水类型

本区间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其中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①填土中。填土层结构松散,厚度不均,富水性一般,透水性一般。

③-4e含砾粉质粘土以粉质粘土为主,夹少量砾石,包裹性较好,勘察时未测得承压水水位。

场地底部基岩主要为白垩系葛村组(K1g)泥质粉砂岩,裂隙不甚发育,且呈紧密闭合状,裂隙连通性差,含水微弱。 5.2.2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地下水的补给有大气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及区域外的侧向径流补给,其中,大气降水入渗为主要补给来源。丰水季节短时期内,地表水也有一定的补给作用。就地蒸发、排入地表水体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该场区临近秦淮新河段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力联系较明显,表现在浅部潜水向地表水排泄,丰水期地表水短时间内补给潜水。 5.2.3地层渗透性

场地土层大多为粘性土组成,透水性较差。风化基岩虽发育少量裂隙,但裂隙多呈闭合状或为细脉充填,其透水性差。地层渗透系数及透水性评价见表5-1。

表5-1

渗透系数(x10cm/s) 层号 岩土层名称 水平kh ①-2b2-3 ②-1b2-3 ②-3b3-4 ③-1b1-2 ③-2b2-3 ③-4e K1g-2 素填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含砾粉质粘土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10) 1.58 7.07 1.53 4.25 (200) (10) 垂直kV (10) 1.04 5.33 1.00 2.90 (100) (5) 微透水 微透水 微透水 微透水 微透水 弱透水 微透水 透水性评价 -65.2.4地下水水位

勘察期间通过干钻测得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1.0~2.5m,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1.20~3.20m(随地形高差变化)。年水位变化幅度约1.00~1.50m。 5.2.5地下水水质

场地地表水、地下水主要离子含量及水质类型见表5-2,详见报告附件——《水质分析报告》。

表5-2

总矿 -2-2++ - 取水位置 Cl SO4 Mg NH4OHPH值 CO2 化度 (mmol/或孔号 (mg/L) (mg/L) (mg/L) (mg/L) (mg/L) (mg/L) L) (mg/L) HCO3 BZ5 BZ34 BZ22 BZ11 CK2 CZ10 7.0 7.1 7.2 7.1 7.1 7.2 0.5 0.8 0.9 0.9 0.8 0.9 53.18 184.24 256.28 45.86 21.27 182.51 109.84 26.74 42.54 96.06 134.24 19.45 56.72 144.09 134.24 12.16 42.54 9.61 451.55 21.88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侵蚀性-水质类型 场地水 类型 530.70 HCO3 SO4—CaMg 潜水 368.58 SO4HCO3—CaMg 潜水 HCO3SO4 潜水 —CaMgNa(K) SOHCO3—Na(K)414.18 4潜水 Ca 308.27 457.94 HCO3—Na(K)Ca 潜水 280.63 SO4HCO3—CaMg 潜水 28.36 105.67 109.84 14.59 土中易溶盐分析见表5-3。

表5-3 取土位置或孔号 BZ34 BZ22 BZ5 BZ11 CZ5 CK2 CZ10 水浸提液 PH值 7.1 7.2 7.1 7.2 7.1 7.2 7.1 Cl- mg/kg土 30.39 15.19 60.77 82.31 60.77 60.77 30.39 SO42- mg/kg土 382.20 370.52 252.85 246.88 220.52 217.53 241.03 HCO3- mg/kg土 313.82 366.12 209.21 104.61 313.82 261.51 183.06 Mg2+ mg/kg土 13.37 41.67 22.51 25.02 42.51 32.93 22.09 易溶盐 mg/kg土 839.04 1014.60 733.34 609.05 806.26 741.97 627.14 注:( )内数据为经验值。

5.2.6地下水、土腐蚀性

南京地区处于湿润区,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G

第 9 页 共21页

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两端区间(4#~7#盾构井)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环境类型分类表G.0.1规定,按表中规定划分,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

按上述规范中表12.2.1、12.2.2、12.2.4的评价规定的评价规定综合评定如下: (1)按环境类型、腐蚀介质SO42-和Mg2+含量及总矿化度判定,地下水和地下水位之上土层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

(2)按土层渗透性、PH值、侵蚀性CO2含量和HCO3-含量判定,地下水和地下水位之上土层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

(3)按水和土中Cl-含量判定,在长期浸水状态或干湿交替作用条件下,地下水和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 5.2.7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孔隙潜水含水层为近地表①填土层中,厚度分布不均,潜水含水层远离隧道主体,对本工程影响不大,主要是对明挖施工有一定影响;本区段无承压水分布。 5.3抗浮设计水位

地下水对盾构施工及盾构隧道结构具有浮力作用,但由于隧道埋深较深(一般均超过16.0米)无需采取专门抗浮措施;盾构井、竖井为明挖法施工,根据给区段的地形、地貌,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补给和排泄条件等,综合考虑抗浮设计水位根据盾构井具体位置分别提供:4#盾构井按吴淞高程+11.00米、5#盾构井按吴淞高程+14.00米、6-盾构井及7#竖井按吴淞高程13.00米计算。

地下水抗浮设计水位的确定原则:当无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或资料缺乏时,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稳定水位并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施工工况综合确定。

米,根据波速试验成果资料,地面以下25.0米剪切波速为186.0~490.7m /s,根据上述规范表4.0.1-2判别,按不利因素考虑,场地类别为Ⅲ类。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综合判别,按不利因素考虑,场地类别为Ⅱ类。 6.3饱和砂性土液化判别

根据野外钻探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土层均为粘性土层,无液化土层分布。 6.4抗震地段

拟建场地局部分布有厚度较大的填土和新近沉积的软~流塑状粉质粘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属抗震一般地段。 6.5软土震陷评价

根据波速测试资料,饱和软土层剪切波速值Vs均大于90m/s。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5.7.11条文说明以及表5.5综合判定,拟建场地可不考虑地震作用下软土层的震陷影响。 6.6地震动参数

动参数见报告表4-13。

7 工程地质评价

7.1场地稳定性及工程的适宜性

线路区内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层产状一般比较和缓,走向北西,倾角小于30°。据区域地质资料反映,区内仅发育低序次NE和NW二组断裂,对基岩面的起伏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新第三纪以来的地壳活动,区域表现形式主要为和缓的升降差异运动,一般不易产生构造应力积聚,属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区。

根据区域构造、地震历史及场地岩土层分布特征,可以判定建设场地为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7.2岩土层工程地质评价

场地岩土层的分布状况、分析评价岩土层的强度、变形特征、对工程的影响见表7-1。

6 场地与地基地震效应

6.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分组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A,南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划分,场地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 6.2场地类别

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判别,本区间覆盖层厚度1.60~27.00

第 10 页 共21页

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两端区间(4#~7#盾构井)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表7-1

时代成因 Qml4 7.6围岩类别、土石分级

(1)根据《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对场地岩土层围岩类别和土、石可挖性进行划分见表7-2。

表7-2

层号 ①-2b2-3 ②-1b2-3 ②-3b3 ③-1b1-2 ③-2b2-3 名 称 素填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由软-可塑状粉质粘土组成 饱和,软-可塑,中压缩性 饱和,软塑,中高压缩性 饱和,可-硬塑,中压缩性 饱和,软-可塑,中压缩性 围岩 类别 Ⅰ Ⅰ Ⅰ Ⅱ Ⅰ 土石 等级 Ⅰ Ⅰ Ⅰ Ⅱ Ⅰ 土石类别 松土 松土 松土 普通土 松土 层号 ①-2b2-3 ②-1b2-3 地层名称 素填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含砾粉质粘土 泥质粉砂岩 泥质粉砂岩 状态 软-可塑 软-可塑 强度、变形特征、渗透性 对工程的影响 强度低,中压缩性,渗透性一工程性质不良,开挖易坍般,分布不均匀 塌 强度较低,中压缩性,渗透性工程性质一般 弱,为微透水地层 Q4 ②-3b3 ③-1b1-2 alQ4 ③-2b2-3 al软塑,局部流强度低,中等偏高压缩性,渗工程性质不良,开挖易产塑 透性弱,为微透水地层 生涌土 可~硬塑 软-可塑 强度中等偏高,中压缩性,为微透水地层 强度中等,中压缩性,为微透水地层 均匀,为弱透水地层 工程性质较好 工程性质一般 工程性质一般 ③-4e K1g-2 K1g K1g-3 中-密实(可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土质不塑) 强风化 中风化 强度较高,低压缩性,为微透工程性质好 水地层 强度较高,低压缩性,为微透水地层 工程性质好 7.3地基均匀性评价

根据场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区间底板埋深,本区间底板主要位于K1g-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局部地段位于K1g-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其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属于不均匀地基。 7.4特殊岩土

本区间涉及的特殊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软土层。①-2b2-3素填土,湿润-饱和,由软-可塑状粉质粘土组成,工程地质性质差,土层厚度最大约10.00米;②-3b3粉质粘土,软塑状,中高压缩性,易产生流泥,受扰动强度降低;K1g-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砂土状,遇水易软,以坍塌。上述土层对明挖法施工会造成一定影响。 7.5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地形平缓,勘察过程中未发现岩溶,无滑坡、泥石流、危岩、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不存在地下水强烈的潜蚀作用。综合判别,场地不良地质作用不甚发育,对工程影响不严重。

③-4e K1g-2 K1g-3 饱和,中~密实(可塑),中压缩性。主要由粉质粘土混风化岩碎屑及砾石组含砾粉质粘土 成,砾石含量10~20%,粒径多为0.50~3cm,少数达5cm,成分多为石英质、硅质,分布不均。 强风化 风化成砂土状-碎块状。 泥质粉砂岩 中风化 泥质粉砂岩 砂质结构,致密块状。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fr=11.34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fr=8.22MPa,属软岩。 Ⅱ Ⅱ 普通土 Ⅱ Ⅳ Ⅲ Ⅳ 硬土 软石

第 11 页 共21页

搜索更多关于: 勘察报告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南京至高淳城际快速轨道南京南站两端区间(4#~7#盾构井)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侧压力系数、基床系数(水平、垂直)、无侧限抗压强度、灵敏度指标见表4-13。 表4-13 基床系数(MPa/m) 层号 名 称 水平 ②-1b2-3 ②-3b3 ③-1b1-2 ③-2b2-3 ③-4e K1g-2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含砾粉质粘土 强风化粉砂岩 (30.0) 18.5 40.2 19.8 (25.0) (65.0) 垂直 (28.0) 16.7 37.0 18.0 (20.0) (60.0) 0.32 0.34 0.28 0.30 (0.30) 0.25 0.46 0.50 0.39 泊松比 静止侧压力系数 4.5电阻率 电阻率试验指标见表4-14。 表4-14 电阻率 层号 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