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2018年高考真题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其它力学实验(精编+解析版)
(3)观察v - t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 。v - t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4)描绘v - 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
?x表示各计数?t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 (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 (选填“有关”或“无关”)。 (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
9.2013年浙江卷
21.(10分)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 ……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图4
装置甲 细线 小桶 装置乙 橡皮筋 O 0 1 a 2 3 b 4 5 c 6 7 d 8 9 e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纸带①
O 0 1 a 2 3 b 4 5 c 6 7 8 d 9 e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纸带②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 ;
(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 v; 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中_______(填选项) 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C.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2011-2018年高考真题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其它力学实验(解析版) 第(5)页
D.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10. 2014年理综重庆卷6.(2)
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题6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PC、QC的拉力大小TP、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到C的距离增加1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P、TQ与绳长PC的关系曲线如题6图4所示。由实验可知: ①曲线Ⅱ中拉力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 cm,该曲线为 (选填:TP或TQ)的曲线。
题6图3
P C D Q ②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 (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
③曲线Ⅰ、Ⅱ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为T0= 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T0= 。
4 3 2 1 140 PC/cm 5 T/N 0 20 40 60 80 100 120 题6图4
2011-2018年高考真题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其它力学实验(解析版) 第(6)页
11.2015年江苏卷11. (10 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 实验装置如题11-1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Hz 的交流电.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 ____________ . O 1 2 3 4.04 打点计时器 限位孔 铜管 4 5.60 5 7.18 6 8.77 7 10.36 0.20 1.18 2.53 8 题11-1图2 11.96 (单位:cm)
题11-2图
(A)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 (B)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C)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 (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该同学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记为“实验①”),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 O 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 1,2,…,8. 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两计时点到 O 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题 11-2 图所示.
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 v,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 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位置 1 24.5 2 33.8 3 37.8 4 5 39.5 6 39.8 7 39.8 8 39.8 v (cm/s) (3)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 。
(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 ( 记为 “ 实验②”),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 请问实验②是为了说明什么? 对比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
12.2015年上海卷28.(8分)改进后的“研究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力传感器、定滑轮固定在横杆上,替代原装置中的弹簧秤。已知力矩盘上各同心圆的间距均为5cm。 (1)(多选题)做这样改进的优点是 (A)力传感器既可测拉力又可测压力
(B)力传感器测力时不受主观判断影响,精度较高 (C)能消除转轴摩擦引起的实验误差
G A B D C 2011-2018年高考真题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其它力学实验(解析版) 第(7)页
(D)保证力传感器所受拉力方向不变
(2)某同学用该装置做实验,检验时发现盘停止转动时G点始终在最低处,他仍用该盘做实验。在对力传感器进行调零后,用力传感器将力矩盘的G点拉到图示位置,此时力传感器读数为3N。再对力传感器进行调零,然后悬挂钩码进行实验。此方法________(选填“能”、“不能”)消除力矩盘偏心引起的实验误差。已知每个钩码所受重力为1N,力矩盘按图示方式悬挂钩码后,力矩盘所受顺时针方向的合力矩为_______N·m。力传感器的读数为_______N。
13.2017年新课标Ⅱ卷22.(6分)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挡光片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滑块 Δs 光电门
运动方向
图(b)
前端
图(a)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 ③用?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v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v;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t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v与vA、a和?t的关系式为
53.6 53.2 52.8 52.4 52.0 0 50 100 150 图(c)
v/cm?s?1v 。
(2)由图(c)可求得vA= cm/s,a= 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t/m200 s
2011-2018年高考真题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其它力学实验(解析版) 第(8)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