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接触网课程设计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组成分相器的,增加一组绝缘元件是为了增加可靠性,同时增加中性区的有效长度,以适应高速及新型电力机车运行的需要。
绝缘子串承力索接触线分组绝缘元件
图4 常规器件式电分相结构
关节式电分相是利用两组或三组绝缘锚段关节组成的一种在电气和机械上都分开的电分相装置。由于绝缘锚段关节有三跨、四跨和五跨3种型式(图1~图3),锚段关节跨距长度不同,两个关节的衔接布置也有多种方式,造成目前关节式电分相存在五跨、六跨、七跨、八跨、九跨等多种型式,中性区距离也长短不一。
3 电分相式锚段关节的设计
电分相锚段关节的设计以七跨为例。对于高速电气化线路,其电分相已不能采用传统的电分相装置。因为常规式电分相装置动态特性差,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硬点,不仅造成接触线磨损加剧,严重时更会产生电火花,烧毁线路。故应采用锚段关节的过渡形式。以锚段关节的形式实现电分相,使在高速运行时,受电弓平稳,保证设备良好运行及受流质量。具体的七跨设计如图5所示。
ZJ ZJ1 ZJ2 ZJ3 ZJ ZJ132 800300 200 300800 300300 500300800300 200800受电弓中心 300接触线图5 七跨电分相式锚段关节
- 4 -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4 传统器件式电分相的改进
随着列车提速及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发展,自动过分相愈加显得重要,因为电气化铁路每25~30km就设一处电分相,每个分相区长度约80~120m,若列车运行速度按200km/h计算,每8~10min要过一处电分相,若手动过电分相,其频度是非常高的。司机必须在不到1min的时间内完成手动分闸、降弓及升弓、合闸的全过程,这样频繁及紧张的操作不仅加大了司机的劳动强度及精神负担,而且稍有不慎还会引起烧伤电分相绝缘件及受电弓滑板,甚至造成事故。故用自动过分相装置替代传统式电分相器件。图6为网上断载自动过电分相装置,是在接触网的电分相中性区域安装相应实现自动过电分相的装置,使在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机车自动通过电分相区域。
MDAA27.5kV L1 K1y K2 MDAL2B27.5kVa1电力机车bc2dxe34
图6 网上断载自动过电分相装置示意图
5 总结
电分相是25kV、50Hz 电气化铁路实现相与相之间电气隔离必不可少的设备。我国早期电气化铁路采用的电分相为结构复杂的接触网八跨、六跨、五跨等双绝缘锚段关节组成的气隙绝缘结构(简称关节式电分相)。本次接触网课程设计是针对接触网中的电分相式锚段关节的设计。文中对典型的锚段关节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电分相式锚段关节进行了设计,对传统的器件式电分相进行了改进。对机车速度的提高以及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充分地保障接触网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同时也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在接触网出现故障时,保障了乘客的人身安全。
- 5 -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参考文献
[1]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爱敏.接触网生产实习指导[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3] 李伟.接触网[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 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