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 - 2019学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7不同类型的晶体苏教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七) 不同类型的晶体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C [食盐、氧化钠均为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碘、干冰、蔗糖、硫均为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钠为金属晶体,熔化时破坏金属键。]
2.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的晶体,均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导学号:13572038】
A.NH3、H2、CH4 C.SO2、SiO2、P2O5
B.PCl3、CO2、H2SO4 D.CCl4、Na2S、H2O2
B [根据题目要求,一是分子晶体,二是化合物。选项A中的H2为单质,选项C中SiO2
为原子晶体,选项D中的Na2S为离子晶体。]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的熔点高于后者的是( ) A.干冰与固态二硫化碳 B.NaCl晶体与KCl晶体 C.晶体硅与金刚石 D.干冰与碘晶体
B [离子半径Na+
B [A选项中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与分子的稳定性没有关系;C选项中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不发生断裂;D选项中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B.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1
D.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A [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如Hg常温下为液态,B错;干冰为分子晶体,升华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内共价键不变,C错;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D错。]
6.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其水溶液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B.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C.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D.固态不导电、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D [部分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的水溶液能导电。固态不导电、熔融态导电是离子晶体区别其他晶体的性质。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可能是分子晶体,如干冰;也可能是原子晶体,如石英。]
7.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化学键强弱无关的是( ) A.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D.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A [A项,F2、Cl2、Br2、I2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熔化时仅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B项,热稳定性是指物质受热分解的难易程度,而HX分解时要破坏H—X键,从HF到HI其键能依次减小,故其稳定性依次减弱;C项,由于金刚石中碳碳键的键能大于晶体硅中硅硅键的键能,因此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较晶体硅高;D项,NaX为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
8.分子晶体的熔点通常都在200 ℃以下,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据此作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Na2O 920 NaCl 801 AlF3 1 291 AlCl3 180 BCl3 -107 Al2O3 2 073 CO2 -57 SiO2 1 723 A.NaCl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用于破坏离子键 B.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
C.碳和硅是同一主族,故CO2和SiO2的晶体类型相同
D.两种含钠化合物是离子晶体,三种含铝化合物也是离子晶体
A [AlCl3熔点低于200 ℃,也属于分子晶体,B、D错误;CO2属于分子晶体,SiO2属于原子晶体,晶体类型不同,C错误。]
9.有下列几种晶体:A.水晶,B.冰醋酸,C.白磷,D.金刚石,E.晶体氩,F.干冰。 (1)属于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_,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________。
2
(2)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 (3)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是________。
(4)受热熔化时,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需克服共价键的是________。 【解析】 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有B、C、E、F。晶体氩是单原子分子;原子晶体和单原子分子晶体都由原子直接构成,原子晶体有A、D,但化合物只有A;分子晶体熔化时,一般不破坏化学键;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化学键。
【答案】 (1)B、C、E、F E (2)A (3)A、D、E (4)B、C、E、F A、D
10.(1)K2SO4熔化,粒子间克服了________的作用;二氧化硅熔化,粒子间克服了________的作用;碘的升华,粒子间克服了________的作用。
(2)下列六种晶体:①CO2、②NaCl、③Na、④Si、⑤CS2、⑥金刚石,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3)A、B、C、D四种晶体的性质如下,判断其晶体类型: A:固态时能导电,能溶于盐酸,________。 B:能溶于CS2,不溶于水,________。
C:固态时不导电,液态时能导电,可溶于水,________。 D: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熔点为3 500 ℃,________。
【解析】 (1)K2SO4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熔化时需要克服离子键;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碘为分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2)先把六种晶体分类。原子晶体:④⑥;离子晶体:②;金属晶体:③;分子晶体:①⑤。由于C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所以金刚石的熔点高于晶体硅的熔点。CO2和CS2同属于分子晶体,CS2的熔点高于CO2。Na在常温下呈固态,而CS2是液态,CO2是气态,所以Na的熔点高于CS2和CO2的熔点。(3)据四种晶体的性质即可判断四种晶体分别为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
【答案】 (1)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2)①⑤③②④⑥
(3)金属晶体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11.根据表中给出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回答问题:
名称 性质 熔点/℃ 沸点/℃ NaCl 801 1 465 MgCl2 710 1 418 AlCl3 180 160 SiCl4 -68 57 单质B 2 300 2 500 (1)SiCl4是________晶体;单质B可能是________晶体。 (2)NaCl、MgCl2晶体类型均为________晶体,但键的强度:NaCl________MgCl2(填“>”或“<”)。
3
(3)AlCl3在升华时破坏________。
【解析】 由表中所给熔沸点数据,可知SiCl4的熔沸点最低,应为分子晶体;单质B的熔沸点最高,因此可能为原子晶体;NaCl、MgCl2的熔沸点较高,应为离子晶体,但NaCl的熔沸点更高些,所以键的强度更大,AlCl3的熔沸点较低,为分子晶体,且沸点比熔点低,易升华,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 (1)分子 原子 (2)离子 > (3)分子间作用力
4
[冲A挑战练]
12.下表给出几种氯化物的熔、沸点:
熔点(℃) 沸点(℃) NaCl 801 1 465 MgCl2 710 1 418 CaCl2 782 1 600 SiCl4 -68 57.6 则下列各项中与表中数据一致的有( ) ①CaCl2属于离子晶体 ②SiCl4是分子晶体 ③1 500 ℃时,NaCl可汽化 ④MgCl2水溶液不能导电
A.仅①
B.仅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
D [熔、沸点的差异说明了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的不同,即晶体类型不同。判断出晶体类型,然后根据各晶体的性质特点进行判断。
13.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 )
A.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D.金属晶体
A [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8,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则A元素的次外层为K层,即b=2,有2个电子层,所以a=8-2=6,故A为氧元素,B的M层电子数为6-2=4,故B为硅元素,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为SiO2,属于原子晶体,故选A。]
14.现有几组物质的熔点(℃)数据:
A组 金刚石:>3 550 硅晶体:1 410 硼晶体:2 300 B组 Li:181 Na:98 K:64 C组 HF:-84 HCl:-114 HBr:-87 D组 NaCl:801 KCl:776 RbCl:718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