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从“啃老”现象反思青少年生活教育的缺失
向。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加强生活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教育刻不容缓。
1.转变现行的教育理念,让教育回归生活。只有教育者(包括家长、教师和社会)秉承生活教育的理念,具备人文关怀,关照到青少年生活和生命的完整性,使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让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然展现。所谓生活教育,其实质在于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相互融通;而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育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完全释放。
2. 充实现行的教育内容,让生活成为教育的“导师”。教育不仅是“成才”教育,更是“成人”教育。现行的教育内容片面的集中于技术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生活内容,往往使得青少年轻视生活能力的成长。人们的生活往往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学习生活,还包括健康生活、道德生活、公民生活、劳动生活、职业生活、休闲生活等众多内容。因此教育应该对青少年的生活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教育内容全面性和完整性既要体现在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过程之中,更要落实在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编辑、考核评价等具体教育过程之中。
3.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教育生活变得更美好。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存在偏重教条灌输,而忽略行为实践、偏重习惯型铸、忽略认知启发,教育没有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而是成为压抑着他们的不可承受之痛。生活教育贴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强调从生活中学习和品味生活的能力的培养,从而引领青少年获得快乐而幸福的生活。而教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也应该是快乐与幸福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变“厌学”、“厌校”为“乐学”、“乐校”,让教育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为青少年未来独立地走向社会、拥抱美好生活夯实基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