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七十二福地都是我国一些风光秀美之地。(务必记住)
道教的传播:道教早期主要在下层民众中流传,还曾和农民起义结合。以后逐渐分化,一部分向上层发展 ,甚至卷入宫廷政治斗争,而民间则一直流传通俗形式的道教。许多朝代的民间宗教组织或秘密会社都或 多或少与道教、特别是民间道教有关。
道教流传至今最主要的两大道派:是全真道和正一道。(务必记住)
正一道:是道教各符箓派的总称,源出五斗米道,兴起于南方,世代道教均被称为张天师。元朝时第三十 八天师张与材被皇帝封为\正一教主\,标志该派正式形成,正一道不重修寺,崇拜神仙,画符念咒,降神 驱鬼。正一道道士可以娶妻生子,不必出家。(务必记住)
全真道:创立于金初年的北方,创始人王重阳。该派吸收儒佛思想,主张三教合一。不尚符箓,主张通过 修行得道。该派教规严格,道士不能娶妻生子,须过出家生活。
大约从唐代以后,道教及其典籍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一带。 二、道教的经典和标志 (一) 经典
道教典籍数量庞大,源出不一,包含丰富的内容。从南北朝直,就有人把它们汇成总集。人们逐渐以\藏\称汇编在一起的道教经典。
道教典籍:《道藏》是道教经书总集的名称。《道藏》(《正统道藏》)和万历年间的《续道藏》(《万 历续道藏》)。(务必记住) (二)标记
它的标记:是八卦太极图(务必记住) 三、道教供奉的对象
道教:是多神教,信奉的对象分\神\和\仙\两大系列,各自数量极其庞大。(务必记住)
(一)道教:奉祀较常见或较有代表性有\三清\、\四御\、\三元\、日月五星、四方之神等,另外还有许 多流行于民间的神也被道教供奉。(务必记住) (以下内容多阅读掌握) 1、 三清
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合称,是道教信奉的三位住在三清天三清境的最高尊神。玉清指元始天尊(又称 天宝君),上清指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太清指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也有人信为\一气化 三清\,\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三清像多并排供奉在道观正殿。 2、 四御
\御\指帝王,四御是四位天帝的合称,地位仅次于三清。 四御分别是:
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即民间常说的玉皇大帝,是总掌天道之神,在四御中地位最高。 中央紫微北极大帝:传说协助玉帝掌管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之神。
勾陈上宫天皇上帝:协助玉帝掌管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并且统领众星,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也称后土皇地祗,或后土,是掌管阴阳生育和大地山河万物之美的女神。
也有称\四御\为:四极大帝,即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西方太极天皇大帝和东极青华大帝。 四御像多并排供奉在道观大殿内。 3、 三官
三官:也称三元。指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4、 日月五星
道教视日月星辰为崇拜的神明。太阳是大明之神,为男像,以金色阳光为饰。月亮是夜明之神,为女像, 以白色月光为饰。五星再加上日月合称曜。七曜之外,二十八宿和北斗也是道教崇拜的对象。 5、 四方之神
四方之神: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源于古代二古八宿的传说。
青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被想象成龙,属木、色青,所以称青龙。 白虎:西方之神。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被想象成虎,属金,色白,所以称白虎。 朱雀:南方之神。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被想象成鸟,属火,色赤,所以称朱雀 玄武:北方之神。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被想象成龟,属水,色玄,所以称玄武。
道教以上述四神为四方守护之神,对北方玄武尤其崇奉。玄武即真武、真武大帝。道教以真武为雷神之祖 ,总司风雷电诸神。对他的奉祀至今不衰,许多地方建有真武庙。 6、 民间神祗
道教信奉的神有许多来自于民间,如雷公、风伯、关帝、文昌、门神、灶神、城隍、土地、妈祖、财神、 药王等,各地都有供奉这些神的祠庙。 (二)仙
仙或神仙:指神通广大、长生不死者,道教所说的仙包括真人和仙人。通过修炼飞升成仙是道家追求的理 想。道教崇奉的真人仙人多而庞杂,有的来自上古神话人物,有的是道教人物的仙化,还有的是其他历史 人物或民间传说人物的仙化。
来自上古神话人物的如:赤松子、彭祖、广成子等。
来自道教人物如:三茅真君、许真君、北五祖、南五祖、北七真等 来自历史或民间传说人物的如:四大真人和八仙等。
有关\八仙\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极广,八仙指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钟离汉、何仙姑、蓝采和、韩 湘子和曹国舅。
四、道教的宫观(以下为阅读内容)
道教祠宇:可称宫、观、道院、庙等。一般说来,宫和观规模较大,供奉显赫的\帝君\。道院规模较小, 供奉的神灵不及\天尊\帝君\显赫。庙则可大可小,大的如上海城隍庙、北京东岳庙、嵩山中岳庙,小的 如各地民间的关帝庙、土地庙、雷公庙、娘娘庙等。
道教各派的宫观在建筑样式上与传统的宫室殿宇或宗庙祖祠相似,区别只是规模的大小。宫观一般布局如 下:前面是山门、华表、幡杆。华表以外属于俗界,华表以内属仙界。山门之内正中是中庭是宫观的主要 部分,庭内建有大殿,因规模不同,大殿数目不等。各殿堂供奉的神因地区不同和道派不同而有差异,一
般以正殿供祀三清、四御等天神,两侧配殿供祀其他尊神。中庭两侧有东西道院,供奉一般神仙,并建有 斋堂、寮房等。
六、 道教常用称谓、仪式和节日 (一) 称谓(以下内容多阅读掌握)
道士:指奉守道教戒规、熟悉各种斋醮祭祷仪式的道教宗教职业者,也称黄冠、羽人、羽士等。 道姑:女道士称道姑,也称女冠。
方丈:道观首领,可以是本观的,也可以外请德高望重者。道教方丈实际上是荣誉职务。 住持:道观中地位仅次于方丈者,往往是掌管一观实际事务的首领,也称监院,俗称当家的。 (二) 仪式 斋醮:
是道教中较为常见的祭祷仪式,意思是供斋醮神,祈告神灵消灾赐福。大致程序是先设坛摆供,而后焚香 、化符、念咒、诵经、赞颂。仪式进行中还有烛灯、音乐相配合(务必记住) 建醮:
即作道场。每年清明、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要做道场,为羽化的道士超度亡灵,也可以出资请道士作 道场。为羽化(即死去)的道士超度亡灵。寻常信徒百姓为了祈福攘灾或追荐亡灵,也可以出资请道士作 道场。(务必记住) (三) 节日
道教:以各种神和仙以及各派祖师的生日为节日,每逢节日要举行隆重的斋醮,有的还举办庙会集市。道 教崇奉的神和仙数量极多,加上各派祖师,因此节日也多不胜数。
三清节:即冬至日元始天尊圣诞;夏至日灵宝天尊圣诞;二月十五日道德天尊圣诞,也称老君圣诞。 三元节:即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中元天官节,十月十五下元天官节。 玉帝圣诞:正月九日为玉皇大帝圣诞。
王母娘娘圣诞:三月三日为王母娘娘圣诞,即传说中的蟠桃会。 吕祖圣诞:四月四日为吕洞宾祖师圣诞。 七、 道教名胜 (一) 道教名山
较著名的有:五岳和四大名山。(务必记住)
五岳: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务必记住) 四大名山:指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和三清山。(务必记住) 其他如江西阁皂山、江苏茅山、广东罗浮山、陕西终南山,山东崂山等也较有名。 (二) 著名宫观
道教的宫观庙宇较有影响的有:陕西周至县的楼观,(也称紫云楼,是现存道教传说中最古老的宫以观) ,河南鹿邑县的太清宫,江西龙虎山的上清宫,江苏苏州的玄妙观,江西南昌的万寿宫,江苏茅山的元符 宫,江苏南京的朝天官,北京的白云观,陕西户县的重阳万寿宫,山西芮县的永乐宫。等等。(务必记住 )
第四节 基督教
一、 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做为问答题掌握)
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原为犹太教的一个下层派别,公元一世纪前后该派与犹太教逐渐分离,形 成新的宗教,即基督教。(务必记住)
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人类和整个世界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是他派到人间的救世主,而人 类是自已始祖堕落的产物,因此人生而有罪,人世间充苦难。只有信仰上帝和他的儿子耶稣基督,不断赎 罪,才能获救世主,死后灵魂升入天堂。
基督教在发展史上有两次大的分裂:(务必记住)
第一次分裂:发生在公元11世纪中叶。分裂为东部的东正教和西部的罗马公教(即天主教)。也就是分裂 为东、西两个教派。东派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派以罗马城为中心。(务必记住)
第二次分裂:发生在公元16世纪。罗马公教内部陆续分化出脱离天主教会的派别,统称为抗罗宗,中国人 称之为新教。(务必记住)
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天主教:成为基督教三大主流教派(务必记住)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几经起落,经历了唐、元、明未清初三次反复,直至十九世纪中叶,依托西方列强 的炮舰,才在中国社会扎下根。
一传中国:唐朝初年,基督教东方教派的一支聂斯脱利派首次传入中国,受到朝廷欢迎,在长安城建寺传 教。当时人称为大秦景教或景教,称其寺为波斯寺,后来改称大秦寺或景寺。但是唐朝中叶景教被禁,从 此退出中原地区,只在朝廷政令不及的西北边地留存。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 序\记载了景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二传中国:元朝初年:基督教再度流传于中国内地。当时主要有两支教派;一支是随蒙古族入主中原而在 内地再度兴起的景教,另一支是来自罗马教廷士的天主教。基督教两教派在元朝被称为也里可温教或十字 教。元朝灭亡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再度中断。
三传中国:明未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又一次来华传教,他们既穿儒服,学汉语,又介绍近代西方科学技术 知识,力图使基督教教义适应中国曾派出庞大传统文化。这一时期东正教也从东北地区向内地深入,沙皇 俄国曾派出庞大的传教士团体。但是基督教的传播仍然受到清政府的限制乃至禁止,展并不顺利。 四传中国:1840年邪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欧美各国传教士纷至沓来,这一时 期来华的传教士以新教各派居多。传教士的足迹遍布城镇乡村,教堂数量和信徒人数迅速增加。基督教的 影响前所未有地深入中国社会。 二、基督教经典及标记 (一)经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