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把餐后时间留给孩子
大班餐后活动
把餐后时间留给孩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告诉我们:应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建立良好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追补应到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现状描述与分析
镜头一:教师在幼儿餐桌旁走动,一边高度关注还在用餐的幼儿,一边不时提醒幼儿摆正椅子 放好盘子,并对爱挑食的孩子耐心指导。教室的另一边已经吃完饭的幼儿则按自己的志愿在游戏,有安静搭积木的,有争抢玩具的,有打打闹闹的,教师完全顾不上。 镜头二:教师在给已经用完餐的的孩子讲故事,而餐桌边还有七八个孩子在用餐,他们高兴地交流着,甚至嬉戏打闹着,饭菜撒了一地,匆匆吃几口就放下碗去听故事了。
镜头三:教师请用完餐的孩子在走廊上折纸,可由于已经连续好几天都是折纸活动幼儿已经失去了兴趣,于是有的干脆结伴在走廊上打闹,相互追跑;有的随意撕纸或撕图书,弄得满地都是碎纸片;有的不时向老师告状,甚至个别幼儿想出到厕所小便之名和几名幼儿结伙玩耍。而教师一边在引导吃得慢的幼儿进餐,一边又要管理走廊上的幼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餐后活动是两个不同环节的交互,一部分幼儿已经用完餐,开始进入下一个生活环节,按自己的意愿在餐后活动中自主游戏;而另一部分幼儿还在进餐,他们还在用餐的环节努力着。这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幼儿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环节,教师要全面照顾到,并作出相应的指导,这对教师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大班孩子处于学前晚期,他们的身体状况与3-4岁的孩子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精力旺盛,爆发力强;他们喜爱游戏,游戏活动的水品更高了;他们好学好问,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他们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初步形成个性,并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餐后活动的组织策略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丰富的活动,是有效组织餐后活动的必要保证。我们从幼儿兴趣爱好入手,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餐活动,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1)发挥小帮手的媒介作用
充分发挥小帮手的作用,培养幼儿劳动的兴趣、责任感和是非判断能力,教师让小帮手做中间媒介,配合教师做好餐后的组织工作(有时也可以让吃的快的幼儿担任)。教师可先向小帮手说明工作的具体要求而小朋友的要求也可以通过小帮手传递给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小帮手把处理意见传递给幼儿或启发指导小帮手独立解决活动中的小问题。同时也可以请小帮手组织其他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如念儿歌、讲故事、石头剪子布等。一学期下来,许多小帮手也积累了管理小朋友的经验,已经能独挡一面了,很好地进行管理了。
(2)有规则的游戏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教授幼儿一些有趣的规则问题,但要求游戏的选择是活动量较小的游戏,如“山上有个木头人,”当幼儿念完儿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动就是小蜜蜂。”后立即摆出一个造型,坚持不动。谁如果先动了就是输了,这类游戏就比较适宜在餐后进行。还有有民间游戏、智力游戏及娱乐游戏等等。、在平时我们可以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民间游戏的玩法,如《翻绳》《东南西北》《抓子》《弹球》《点点捏捏》《翻饼烙饼》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又如智力游戏中的“看谁接得快”,可以2~5个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第一个幼儿说出任何一个词,然后第二个幼儿用第一个词的后一个字作为词头,再说出一个词,依次类推,此类游戏不仅使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又在游戏过程中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如娱乐游戏“谁是小熊”在幼儿中深受幼儿欢迎,所以为了符合餐后活动量小的原则,我将游戏的玩法稍作变动,改为幼儿自由结伴,将各自的椅子排成圆形,椅子数少于幼儿人数一张,幼儿围着椅子站成圆形,然后幼儿面对圆心边唱歌曲边绕着椅自走,当唱完“小熊就是它”时立即一张椅子坐下,未坐到椅子的幼儿搬走一张椅子,坐在一旁观看,游戏再重新开始,对此幼儿的兴趣也很高,同时增进了同伴之间的关系。
(3)丰富语言区
教师可请幼儿从家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看的几本图书,放在语言区里,这样架上的图书数量就会增加不少,题材广而丰富,幼儿选择余地相应地扩大,看书的兴趣和效果也随着提高。同时可供应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允许幼儿一起看,小声谈论;亦可让幼儿自由练习讲故事。这样一来幼儿不仅对看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识字产生了极大的热情。除此之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录音机的作用,向幼儿提供录音机、备类故事磁带或儿歌磁带等,并教会幼儿如何使用录音机,这样幼儿在餐后就能围坐在录音机前一起听故事或儿歌。这样在满足了幼儿学习需要的同时又培养了幼儿良好听读习惯和能力。 (4)小书包大乐趣
让幼儿每天自带一个书包来幼儿园,里面可以装一些图书、铅笔、彩色笔、小本子、玩具等幼儿自己喜欢的物品(物品可以每天更换)。幼儿将带来的小书包由教师统一安排地点存放,到了午餐后活动时间再发给幼儿自主活动。幼儿们玩得井井有条:他们有的看图书;有的讲故事;有的画画;有的玩玩具;还有的下棋等。幼儿参与活动非常投入,兴趣十分浓厚。以前那种追逐嬉戏、大声喧哗、不遵守活动规则的现象少束时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整理活动材料。一个小小的书包,既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又便于教师午间管理;幼儿既学会了分享资源, 又学会了合作交流。最重要的是孩子们从中找到了许多的知识和乐趣。 (5)有趣的传统游戏
秉着让幼儿自主游戏的原则,我们将传统游戏引入到餐后活动中。传统游戏的存在有它特有的价值和意义,积极利用传统游戏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的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享受乐趣,享受成果,让我们的餐后活动更加有意义。如翻绳游戏,在教师提供的各种彩色绳子中,有的两两结伴进行穿绳,进行相互合作,共同创造;有的自己独自翻出各种东西,看!电灯泡、小碗、扫把、蝴蝶......一根简单的绳子,却给予孩子广泛的动手操作和思维跳跃的空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