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上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
海上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
东营港扩建试验段工程引桥部分1#、2#桥墩为直径2200mm的灌注桩共8根,孔底标高为-49.00m,顶标高为+1.5m,设计桩长50.5m。两排灌注桩间距为50m,每排内桩桩间距4.8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高程-2.0m以上抗冻F300。
二、施工技术及重难点
采用搭建海上平台,利用起重船将设备吊运至平台开钻钻孔浇筑。其中海上平台的搭建是本工程的难点。
(一)施工平台搭建
引桥1#、2#桥墩灌注桩为海上施工,使用外径2.3m,壁厚16mm的钢管桩作为护筒,打桩船将钢管桩打入泥面以下14米左右,钢护筒施打时在陆地上用全站仪控制桩位,保证钢护筒的桩位精度。钢管桩顶标高控制在+4.9m,使钢管桩站立牢固。钢管桩顶部作变截面处理以适合替打尺寸(如下图所示),钢管桩打到要求高程后将顶部变截面部分切割下来。钢管桩沉设完毕后,将每个桥墩的钢管桩用型钢连接起来,上面铺设方木、木板作为灌注桩水上作业的施工平台。
钢管桩护筒顶部示意图
平台安全性受力计算
平台荷载
钻机SPJ-2.0: 14t
钻杆 7.8t
导管4t
沉淀池4t
其他(泥浆泵、料斗、吊罐、工具以及人员等)2.5t
施工平台(工字钢、H钢、槽钢、钢板)10t
合计荷载:42.3t
根据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公式4.2.4
Qd=(U∑qfiLi+qRA)/γR
={3.14×2.3×(6×1.85+43×5.15+36×3.6+12×2.4+40×1.31)+800×3.14×(2.32-2.2682)/4}÷1.45
= 2271KN
其中:
Qd—单桩垂直极限承载力设计值(kN);
U—桩身截面周长(m);
qfi—单桩第i层土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kpa);
li—桩身穿过第i层土的长度(m);
qR—单桩极限桩端阻力标准值(kpa);
A--桩身截面积(m2);
γR--单桩垂直承载力分项系数。取1.45,当地质条件复杂时,取
1.55。
由此计算每根钢护筒能承受的荷载为227t,远大于施工荷载42.3t。施工安全性满足要求。
(二)开钻成孔
采用回旋钻钻进,捞渣桶捞取岩渣的方式成孔,钻头直径不小于桩径;双腰带钻具、3PN泥浆泵正循环系统,泥浆护壁工艺成孔,泥浆比重控制在1.3左右,并保持较高的粘稠度,当穿越粉砂~细砂层时,应降低钻进速度,严防坍孔事故发生。
成孔过程中,出现塌孔、偏斜、卡钻和掉钻等情况时,应采取下列补救措施:
塌孔,采取下列措施。当塌孔不严重时,回填至塌孔位置以上,采取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重钻等措施;塌孔严重时,立即回填块石、砂土、袋装水泥,待回填物稳定后,改用冲击钻成孔。
钻孔漏浆,采用减小孔内外水头差、加稠泥浆和改善泥浆性能等。
孔身偏斜、弯曲,采取提钻至偏斜处,反复扫孔或回填至偏斜处,重新钻孔。
卡钻和埋钻,采用冲、吸等方法,将钻头周围土松动后提钻,并应采取措施,保持孔壁稳定。掉钻和落物,应立即打捞。
(三)清孔
达到设计桩底标高时,及时核验孔深,超深量控制在30cm内;孔深验收采用钢丝测绳测量,50米钢尺量取测绳长度,孔径验收采用探孔器,探孔器最大处直径2200mm,直线段长度大于6m。
一次清孔:以降低泥浆含砂率为主要目的,返泥浆含砂率应控制在4~8%之间,原则上不得随意降低泥浆比重,改变泥浆粘稠度;
二次清孔:在钢筋笼安放完毕,且经过隐蔽验收后,立即下导管。使用泥浆继续清孔,其间,应逐渐加水,降低泥浆比重,直至孔底沉渣≤300mm,泥浆比重≤1.2时,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四)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钢筋加工采用岸上分段加工,总重6.2t,分4段加工每段不超过1.6t,加工完成后用方驳吊机989吊运安装。根据989上配备50t履带吊机起重性能起吊1.6t重钢筋笼起吊高度可达到30m,中心距离可达到27.3m,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要求。钢筋笼制作要依照设计图纸要求,钢筋型号、规格、长度一定要符合标准。主筋与加劲筋应焊接牢固,主筋间距、箍筋间距要均匀。,主筋采用搭接焊法连接,其他钢筋的焊接采用闪光电弧焊。钢筋笼制作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加工,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主筋间距±5 mm
箍筋间距±15 mm
钢筋笼直径±10 mm
钢筋笼长度+5,-15 mm
钢筋笼顶标高±50 mm
保护层±5mm
孔内安装钢筋笼时,人工靠至孔边,用方驳吊机吊入孔,搬运起吊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扭曲,折弯变形。钢筋笼吊装时对准孔位,尽量竖直轻放、慢放,遇障碍物可慢起慢落和正反旋转使之下落,无效时,立即停止下落,查明原因后再安装。不允许高起猛落,强行下放,防止碰撞孔壁而引起坍塌,向孔内放时要缓缓放入,避免撞碰孔壁,钢筋笼缓慢地放至孔底后,随即将其固定在机台上,用两根钢管吊住吊筋,予留筋上插上两根钢管固定在机台上,防止上浮、下沉和偏笼。为准确控制钢筋笼标高,必须确保预留筋长度及吊筋长度。
(五)灌注混凝土
1. 灌注前准备工作
认真检查导管的密封性,并准确记录所下导管的总长度、分段长度。认真检查混凝土搅拌、输送设备的完好性,确保灌注过程的连续性。
2. 下导管
导管直径300mm,共有导管长度为0.5+1.0+2.65*10+3.2*2+4.65*3+6.2=54.55m根据实测孔深确定导管长度。导管上口设置储料槽和漏斗,导管口距孔底的高度不得大于50cm。
3. 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浇注前,须检测孔底标高和孔底泥浆沉淀厚度,,检验合格后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灌注砼采用海洋砼1号搅拌船,搅拌能力为150m3/h,灌注桩设计方量为191.87m3,搅拌能力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混凝土的初灌量宜按下式计算:
Vf=πd2/4(H+h+0.5t)+ πd12/4(0.5L-H-h)
式中:Vf----混凝土的初灌量(m3);
d----桩孔直径(m);
d1----导管内径(m);
L----钻孔深度(m);
H----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m),一般取H=0.3~0.5m
h----导管距孔底深度,一般为0.4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