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蚩蚩(chī) 愆期(yǎn) 垝垣(guǐ) 靡盬(gǔ) ....B.修姱(kuā) 谣诼(zhuō) 溘死(kè) 方圜(guān) ....C.箜篌(kōng) 伶俜(pīng) 踯躅(zhū) ...D.羁鸟(jī) .
葳蕤(ruí) 玳瑁(mào) ..
三匝(zā) .哺育(bǔ)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感激涕零 慷概激昂 沉吟 忧思难忘 B.春花秋月 不绝如缕 窈窕 鼓瑟吹笙 C.如临深渊 月明星稀 羁伴 抱残守缺 D.托物言志 越陌度纤 弥漫 倾慕贤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周人创造了农业文明在《诗经》中有大量篇幅记载和体现,有的是春夏之际向天祈福或秋冬之际答谢神灵的乐歌,有的直接反映了生产生活的场面。
B.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我国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千万考生所命运攸关的高考作文不再有意回避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 , 。《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①《离骚》抒写理想 ②抒写先民的喜怒哀乐 ③富于写实精神 ④抒写爱国激情 ⑤《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 ⑥富于浪漫气息 A.⑤②③①④⑥ B.①④⑥⑤②③ C.⑤④③①②⑥
D.①④③⑤②⑥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诗歌批评庸俗化
普 冬
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与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下和语境中,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好恶为唯一或主要标准。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
(选自“人民网”)
5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能够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B.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C.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思路解析从文中找到论述“诗歌批评”的相关语段,然后将选项代入,比较分析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A项,“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