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毕业论文
健康的相关研究
学校: 黄冈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班级: 鄂东女子学校校区1106班
姓名: 邓媛
指导教师: 陶寰
完成日期: 2016 年 4 月 23 日
题目: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
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摘 要:学前期是人生旅途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
父母和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幼儿成熟的机能适时进行某种品德和某个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关键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就应该像播种应该既是一样,也有一个最佳的时期。比如,3岁是对幼儿进行穿衣解扣训练的最佳时期;5岁是对幼儿形成使用筷子的最佳时期等。事实证明,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做效率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作为教育者,帮助幼儿形成有益与终身发展的习惯,我们有着重大的责任,
关键词:行为习惯 方法 系列化教育 榜样教育
I
目 录
1. 教师和家长要遵循科学的原则
1.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1.2激励幼儿的方法要适当适时 1.3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
1.4家长和老师要有统一默契的合作意识 1.5成人要有坚决的态度 1.6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2.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策略
2.1幼儿园要确定规范,进行系统化教育 2.2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2.3与家长形成合力,为幼儿改造成人的世界 2.4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2.5尊重幼儿的权利和参与
3.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步骤
3.1认识习惯的重要性 3.2与幼儿一起制定行为规范 3.3进行榜样教育 3.4需要持久的训练 3.5形成良好的集体风气
引言:良好习惯的内容很广大:爱祖国、讲文明、讲礼貌、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等。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1 遵循科学的原则
2
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味的进行教育,要尊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可以遵循如下5个基本原则
1.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一个正确的教育观会影响到一个孩子的一生,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
校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抓住幼儿的“第一次”,因为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开端。 1.2激励幼儿的方法要适当适中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意识到了赏识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作用。在工作中,我会通过激励和表扬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但是有奖也得有惩,光使鼓励的表扬并不能达到表扬的预期目的。孩子喜欢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我们要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及时地明确到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鼓励,挫折教育更不是一味的批评,没有规则,便没有了教育的尺度,教育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可能会悖其道而行之。很多家长喜欢用物质和精神去激励幼儿,如果不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幼儿无法理解正确的赏识,就会引发逆反心理。因此,家长要放低身份,主动和孩子沟通交流,成为孩子的朋友。
1.3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父母具有怎样的良好的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学习。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时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幼儿园里,孩子的模仿对象就是老师,而我们就应该作出榜样,引导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 1.4家长和老师要有统一默契的合作意识
成人之间的态度不一致会极大的阻碍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成人之间若是有不一致的想法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讨论,而应该私下讨论商量,寻求解决的方法。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爷爷奶奶带,长辈们对孩子极其溺爱,和父母老师的要求相悖,就会造成不良习惯的养成。
其次家长和老师之间也应有默契的合作,幼儿除了在幼儿园之外其他的时间都在家。因此,家长也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致关重要的责任。在教育幼儿方面,家长和老师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努力以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从而养成良好的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