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模块综合测评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模块综合测评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21:38:40

9.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内、外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内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是什么”的问题 B.R型菌的遗传物质是RNA,S型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物质

D.能从注射R型活菌与S型死菌混合物的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活的S型菌 B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提出,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是并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A正确;R型菌和S型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它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即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S型死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S型菌的DNA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导致小鼠死亡,并能够从小鼠体内分离到S型活菌,D正确。]

10.某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组子代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没有放射性 B.甲组子代没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有放射性 C.甲、乙两组子代都有放射性

D.该实验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

C [甲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不到放射性35S;32P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使得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乙组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DNA是遗传物质,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能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使得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

11.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共由1 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5 -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该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反映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该基因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 800个

B [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但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A错误。由双链DNA中A(腺嘌呤)占20%,而DNA中存在A=T,C=G,则有C+G=100%-(A+T)=60%,故一条链中(C+G)∶(A+T)=3∶2,B正确。该DNA分子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反映了DNA分子的特异性,C错误。DNA分子中G=C=2 000×30%=600(个);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相当于7个是新合成的,均共需600×7=4 200(个)G,D错误。]

1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的决定有关

B.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的 D.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的决定有关,A正确;DNA中大多数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相连,只有每条链末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B错误;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的,C正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D正确。]

13.如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维持该基因结构稳定的主要化学键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 6 -

B.在无变异条件下,该基因的碱基(C+G)/(A+T)的比值为3/2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 D [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碱基对之间的化学键是氢键,二者与维持基因结构的稳定有关;基因中A=20%,则T=20%,C=G=30%,因此该基因的碱基(C+G)/(A+T)=60%/40%=3/2;①是磷酸二酯键,②是氢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该基因复制3次后形成8个DNA分子,16条脱氧核苷酸链,则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8。 ]

14.下图为细胞膜上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等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四个条件

B.为方便起见,获得该基因mRNA的最佳材料是口腔上皮细胞 C.图中①②③过程一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人的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由题意可知,图中基因为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神经递质受体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上,因而获得该基因mRNA的最佳材料是神经细胞,B错误。]

15.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B.患红绿色盲的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C.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 ℃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 D.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都相同,表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 D [“牝鸡司晨”是指下过蛋的母鸡变成有鲜艳羽毛、会鸣啼的公鸡,该现象在现代生物学中被称为性反转,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A

- 7 -

正确。患红绿色盲的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B正确。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 ℃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是温度影响酶活性引起的,说明果蝇的性状与环境有关,C正确。表型由基因型与环境共同决定,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不一定相同,表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D错误。]

16.小白鼠体细胞内的6号染色体上有基因P和基因Q,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的反密码子变为UAG B.基因P和基因Q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 C.若基因P缺失,则该小白鼠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P在该动物神经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

A [基因Q对应的密码子为AUG、GUC、UCC,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对应的密码子突变为AUC,则反密码子变为UAG,A正确。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对应DNA模板链碱基为TAC,故基因P以b链为模板链,基因Q以a链为模板链,B错误。若基因P缺失,则该小白鼠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C错误。动物神经细胞不再分裂,基因不再复制,故在该细胞中最多有2个基因P(1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1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雄果蝇的精子中所含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B.某生物体细胞中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C.体细胞的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D.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B [雄果蝇的精子中,含有一组非同源染色体,这样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

- 8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9.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内、外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内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是什么”的问题 B.R型菌的遗传物质是RNA,S型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物质 D.能从注射R型活菌与S型死菌混合物的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活的S型菌 B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提出,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是并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A正确;R型菌和S型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它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即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S型死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S型菌的DNA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导致小鼠死亡,并能够从小鼠体内分离到S型活菌,D正确。] 10.某实验甲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