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4届高三2月联考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图文
材料二 国务院在《规划》、《意见》中对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若干具体政策措施。
《规划》、《意见》所列部分措施 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及环保产业重点工程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 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揽境外各类环保工程、服务项目 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所采取措施的理论依据。并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就我国如何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合理建议。(16分)
39.(28分)十八大将城镇化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城镇化发展进程得到全社会密切关注。我省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安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分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
第一组 热议江淮城市群建设
从2006年开始,安徽省委省政府针对省情特点,先后实施“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统一有序配臵区域内大中小城市的功能,加强城际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城市间要素流动、基础设施对接与产业关联配套,以“省会合肥经济圈”为主,以“沿江城市群”和“沿淮城市群”为南北两翼的中心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带动了全省区域经济实现腾飞。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说明安徽省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正确性(8分)
13
第二组 关注农村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政府通过鼓励农民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信托等形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发展势头强劲,众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农机、病虫害统防统治、工厂化育秧等专业服务。 (2)分析我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意义。(8分)
第三组 城镇化中的文化建设
Y市在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特别关注对城镇原有文物古迹、民宅、地方戏剧、传统手工艺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城市具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并依托这些文化资源开发当地民俗历史特色旅游线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工程,推进宽带、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以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建成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农村文化站(院)和农家书屋等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100多个;广泛开展 “新农民、新生活、新家园”教育实践活动和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Y市文化建设的措施对该市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12分)
14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4届高三联考
政治答案
选择题(44分)1—5CACDB 6-10BBA CD 11C 二、主观题 38、(28分)
(1) 政治生活:①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政府的职责。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综合国力。③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每点4分,12分)
(2)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投入可以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②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增强环保产业活力。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③坚持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每点1分,共4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从我国产业发展和国情实际出发制定正确产业政策。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要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制定合理政策指导产业发展。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要遵循产业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每点4分,共12分) 39、(28分)
(1)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城市群利于发挥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正确把握认识把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3分)②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打造城市群利于功能互补,推动全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分)③坚持系统优化方法,利于有序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全省发展水平。(2分)
(2)①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②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保障粮食安全;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④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每点2分,共8分)
(3)①保护地方特色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城镇文化软实力;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依托文化资源开发旅游路线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增加城镇居民收入;③科学技术影响文化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以及文化场所建设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养,保障居民基本文化权益;④主题创建活动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谐文明风尚,为城镇化提供正确的方向、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每点3分,共12分)
15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4届高三联考
历史答案
一、 选择题(44分) 题号 答案 12 B 13 C 14 A 15 C 16 A 17 D 18 C 19 D 20 B 21 C 22 D
12. 解析B :明朝贸易除朝贡贸易外还有民间贸易和边疆贸易;外贸的经济目的服从于政治目的;外贸税收所占比重不多。明朝统治者曾一度开放海禁即隆庆开关。
13.解析C:陆九渊主张向内心求理,朱熹主张向外求理,A正确;二者都主张复兴儒学,B正确;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未出现转型,C错;宋明理学吸收了儒家道家思想,D正确。
14.解析A:注意题干中“全盘批判的过程是从这里开始”之句。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革,它涉及到政治(如主张君主立宪制)、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和家庭(如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虽也对中国传统制度进行批判,但都是对戊戌变法所开启的批判过程的延续。
15. 解析C: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目的是为了 救援英军,故C错。其他几项都正确。
16.解析A:运用排除法,渡江战役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后指挥的。
17.解析D:朝鲜停战是1953年签订的,A错;新中国还没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只是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B错;美国代表阻挠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解决,C错。D项符合题意。 18.解析C :《网球场宣言》旨在制定一部君主立宪制的宪法,A错;《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即《人权宣言》是1789年8 月26日,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国民议会於凡尔赛宫通过纲领性文件,B错;网球场宣言是第三等级代表,C项正确;《1791 年宪法》是两年后制宪会议制定的。
19.解析D :不要把人类自然发生说与自然选择说相混淆,自然发生说是达尔文进化论之前的一种观点,进化论对此给与否定,A错;进化论认为人和其他动物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进化虽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但不是人类社会变迁的自然规律,该观点属于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注意。“他已经上升到那里而不是最初被安置在那里”否定了上帝创世说,D正确。
20.解析B: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850—1870年的20年,世界工业生产只增加了一倍多,而1870—1900年的30年却增加了将近两倍,20世纪初的13年又增加了60%,这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所以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21.解析C :罗斯福应该致力于促进公众消费和开放市场操作之句可知A错;B项与题意无关;凯恩斯不主张向社会主义过渡,D项错误;从敦促罗斯福将NRA法案束之高阁,NRA是一个\戴着复兴假面具而实质上也许会阻碍复兴\的机构等句可知凯恩斯对罗斯福新政的某些做法有担忧。 22.解析D:印象派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创作中竭力描绘事物的瞬间印象,表现感觉的现象。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在阳光下一律是平等前。A项属于新古典主义,B项属于现实主义,C项属于浪漫主义。
二、非选择题(56分)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