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施工标准化指南 - 图文
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施工标准化指南 生态恢复设计
3 生态恢复设计
3.1 边坡调查
3.1.1 植物资源调查
生态恢复技术主要目的不仅仅是简单见绿,而是建立与工程地环境相协调的植物群落,使坡面植物群落与工程地环境和谐一致,基本不留开挖痕迹。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地区环境观察以确定坡面目标植物群落。
调查工程地周边自然植被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优势草本、灌木分布格局,特别是乡土草本、灌木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结合植物种子供应情况,确定边坡生态恢复植物种类、比例。 3.1.2 地形、地质及水文调查
调查边坡形状、坡度、坡高、岩性、走向、倾向、层理发育程度、表层岩体发育程度、有无涌水、地下水、地表水情况、裂隙多少,并采集土壤和岩石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测定,科学确定喷播基质的配方选择。 3.1.3 气象资料调查
调查工程地近5年的气象资料,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长持续干旱时间、主要降水分布月份、月平均气温分布、风速、风向等。 3.1.4 填写调查表
根据上述调查内容,制作成设计调查表,调查表格式详见表3-1。
4
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施工标准化指南 生态恢复设计
表3-1 边坡生态防护设计调查表
边坡编号 调查人 植物群落类型 植物资源调查 主要乔木 主要灌木 主要草种 边坡有无滑坡崩塌 坡率 分级 地形地质调查 岩性 层理发育程度 渗水情况 朝向 气候区 年平均降水量 最长持续干旱时间 主要降水月份 集中降水量情况 气象资料调查 风速 风向 播种期历史平均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位置 调查日期 3.2 确定生态恢复类型
3.2.1 确定生态恢复目标
一般地,当周围环境为森林生态系统时,应以建立中低林型植
5
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施工标准化指南 生态恢复设计
物群落为目标;当周围环境为草地生态系统时,以建立草本型或草灌型为目标;当工程地接近城区、风景区等人群流动多的地区,以建立观赏型植物群落为目标。根据调查表中的调查结果可初步确定坡面目标群落类型,再结合景观要求最终确定拟恢复的植物群落类型。
3.2.2 植物选择
根据设计调查表中主要植物种类确定拟选择的优势植物种类和数量,综合考虑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速度、苗木生长速度、边坡的岩性和坡率等确定植物种类和播种量。 3.2.3 工法选择
根据生态恢复目标及边坡本身的特性,设计合适的工法,并确定合适的固土形式。边坡生态恢复工法详见表3-2。
表3-2 边坡生态恢复工法推荐表
边坡类型 坡率 1:0.3~1:0.5 硬质岩质坡(路堑) 1:0.75~1:1.0 1:0.5 软质岩质坡(路堑) 1:0.75~1:1 土石混合边坡(路堑) 土石混合边坡(路堑) 土石混合边坡(路堑) 土质边坡(路堑) 土质边坡(路堑) 土质边坡(路堤)
1:0.5 1:0.75 1:1~1:1.5 1:0.5~1:0.75 1:1~1:1.5 1:1~1:2 6
固土形式 铁丝网 铁丝网 铁丝网 铁丝网 铁丝网 铁丝网 平行沟 铁丝网 平行沟 喷射厚推荐度(cm) 工法 9 8 7 6 7 6 4 5 2~3 TBS TBS TBS TBS TBS TBS 客土 TBS 客土 液压 喷射方式 干喷法 湿喷法 干喷法 湿喷法 干喷法 湿喷法 湿喷法 湿喷法 湿喷法 湿喷法 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施工标准化指南 生态恢复设计
附注:
1、对于隧道进出口、收费站、互通区、服务区以及有景观要求的特别路段,岩质边坡推荐采用CS混合纤维法进行生态恢复,土质坡推荐采用CF网植灌法进行生态恢复。
2、 当土石混合边坡(路堑)及土质边坡(路堑)为易受冲刷的,其边坡固
土形式为平行沟+CF网。 3、 当土质边坡(路堑)为坡积(亚)粘土、残积粘性土,且坡率为1:1~1:1.5
时,基材喷射厚度采用2cm。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