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教育-悌篇
《德育故事》初集第一册「悌篇」
点选目录
泰伯采药 赵孝争死 许武教弟 姜肱大被 缪彤自挝 王览争酖 庾衮侍疫 刘琎束带 牛弘不问 田真叹荆 李勣焚须 文本乞恩 公艺百忍 士选让产 陈昉百犬 文灿拒间 温公爱兄 朱显焚券 张闰无私 章溢代戮
郑濂碎梨 廷机教弟 严凤敬兄 世恩夜待
一、【泰伯采药】
泰伯让国,曲顺其亲。之荆采药,被发文身。
【原文】
殷泰伯,周太王长子。弟季历,生子昌,有圣瑞,太王有传位季历以及昌之意。泰伯知父意,即与弟仲雍相约,因父病,以采药为名,逃之荆蛮,被发文身,示不可用。孔子以「至德」表之。
李文耕谓,泰伯之逃,遵朱注以让商为定论。然即其默窥太王爱季及昌之意,率仲弟飘然远去,使王季自然得位,而太王亦无立爱之嫌。其曲全于父子兄
1
弟间者,浑然无迹,非至德其孰能之。
【注解】
1. 殷:朝代名。商王盘庚,迁都殷墟,改号曰殷。 2. 昌,文王之名。
3. 圣瑞:指赤雀衔丹书,止于昌户之事。 4. 传位:传诸侯之位。
5. 荆蛮:蛮之在荆州,后为句吴。 6. 被,与披通。
7. 文身,画文于身也。浑然,浑沦之谓。
【白话解释】
殷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字叫泰伯,他是周朝太王的长子。他的第三个弟弟,名字叫做季历。后来季历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姬昌,就是后来的文王了。
生下来的时候,先有一只赤色的雀子,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户上,表示着圣人出世的祥瑞。所以太王有想把周朝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昌的意思。
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就和第二个弟弟,名字叫仲雍的约下了,假称因为父亲有病,要到山里去采药。
2
借着这个名头,兄弟俩顺便逃到蛮夷的地方,披散了头发,又在身上画了花纹,表示自己的身子,是不可以再在世上干事的了。孔夫子表扬泰伯,说他已经到了「至德」的地步。
二、【赵孝争死】
赵孝遇饥,自述体肥。愿代弟死,两得全归。 【原文】
汉赵孝,字常平,与其弟礼相友爱。岁饥,贼据宜秋山,掠礼,将食之。孝奔贼所,曰,礼病且瘠,不堪食,我体肥,愿代之。礼不允,曰,我为将军所获,死亦命也,汝何辜。兄弟相抱大哭,贼被感动,并释之。事闻,诏分别迁授。
赵氏昆仲,以至性孝友,而化及盗贼。夫恶至杀人而食之贼,且当众贼饥饿亟亟待食之时,尚可令起慈心,则世间安有不能化之人。《大学》云「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不其然乎。
3
【注解】
1. 据,拒守也。掠,夺取也。 2. 瘠,瘦也。辜,罪也。
3. 分别迁授:指孝迁长安卫尉,礼被征为御史中丞。 4. 亟,急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