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播音创作基础重点

播音创作基础重点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3 2:30:27

名词解释:层次→文本的布局、结构。※

②一是指“下情”:国际国内的形势,各个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 我们所说的背景,包括社会现实生活中,意识形态的主流和支流,创作主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第四步——目的

总目的: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文化安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先进文化。

归并→把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段落归并为一个层次。 划分→把一个自然段里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小层次。

考试重点整理

大三班的同学们,这是我自己手打的,时间急,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小

①在做到没有生字生词,没有不懂的语句、术语和典故之后,必须尽快

错误或不完整、不足的地方,还望大家见谅并自行发现改正。

进入文字语言或内部语言的理解和感受中去;

——付红伟 2014年6月17日

播讲目的:主要是指在德、智、体、美方面所要实现的社会意义和作用,【1】正确的创作道路:(简答题,要点是什么?怎么分析?结合笔记)

站在无产阶级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地量完成“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镜头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语言文化的精神实质,展现时代风貌,充满人文关怀,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感召力。

【2】备稿: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广义备稿,一个是狭义备稿。

【3】广义备稿:是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播音员作为广播电视传播工

作者,

①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②应该具有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素养。

③应该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和较熟练的技巧。 【4】备稿六步:(六步的顺序、概念、) 备稿要求:准确、迅速、深刻、精细。 第一步——层次

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3班

②对创作依据进行划分和归并,是层次的核心;

③把每个部分、每个层次、每个段落、每个小层次的“大意”概括出来。

第二步——主题

主题:不是中心内容,也不是中心问题,而是“中心思想”。

我们强调主题的明确性、具体性和行动性:

主题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不能包罗万象;

主题要具体:不可东拉西扯,不可生拼硬凑;

主题要具有很强的行动性:它会给创作主题带来强烈的播讲愿望,激发创作主体活跃的言语行为。 第三步——背景

一是历史背景:文本内容涉及到的相关情况,属于历史人物、事件、典

故、史迹等,必须进一步了解,有时还要查资料、找专家,一定要弄个

水落石出。否则就无法深入内里。

二是写作背景:无论自己是否是作者,那创作立意、创作心态、创作历

程、创作风格等,应该明确,包括引用的论著、谈到的经典、说到的公

案、面对的嘉宾在内。清楚地掌握了这些,才有发言权。

三是播音背景:播出时的思想潮流、社会氛围、时代特点、语言习惯等。※我们特别重视播音背景。

播音背景特指两个方面:

①一是指“上情”: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共2页 第1页

我们应该具体把握目的的准确性、纲领性和感染性。 第五步——重点

重点,是目的落实的关键。

目的的落实,从较大的单位讲,要突出重点部分、重点层次、重点段落;

从较小单位讲,要突出重点小层次、重点语句、重点字词。两方面不可

偏废,都要照顾到。

第六步——基调

※基调:是有声语言表达中那总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即“播音基调”,“播音基调”是有声语言创作主体的基本感受、基本情绪、基本态度、基本心态。

基调它是指创作主题所能左右、所能驾驭的总的思想感情,这是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

常用基调:昂扬有力、深沉坚定、悲愤凝重、喜悦明快、豪情舒展、细腻清新、热情颂扬、悲愤批判。 备稿六步的内在联系:

步步为营的关系: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提纲挈领。

【5】情景再现: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

【6】情景再现过程/步骤(4步): ①理清头绪,要有内心视像

②设身处地,要有真实的感受(我就在)

③触景生情

④现身说法 【7】播音感受:

感之于外:看文字,出画面和客观事物。 受之于心:看客观事物触发的内心情感。 【8】感受:

是播音员因语言符号达于客观事物从而接收其刺激产生内心反应的过

程。

感觉:偏主观、片面的第二主观系统。

知觉: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各种感觉综

合起来的印象。 知觉特点:

①偏不只仅反映事物个别特征、属性

②整体反映受制于社会经验、以往对事物的认识 ③主观因素的差异也会有不同的知觉 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五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三力:感受力、想象力、表达力 【9】逻辑感受→结构要素(关联词)

【10】内在语:在播音语言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语句本质,就是内在语。 【11】内在语分类:

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3班

第一类:发语性内在语

作用:①唤起播主愿望;②自然连接第一句;③避免喷话筒

第二类:寓意性内在语

(寓意性内在语是稿件文字的“弦外之音”,是隐含在语句深层的内在含

义,是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挖掘出来的语句本质和语句目的) 表面意义与内在意义截然相反;把握意向色彩或程度、分寸上的细微差异

第三类:关联性内在语

隐含性关联词语是标志

第四类:提示性内在语

用于语句、段落、层次之间,也是为了解决上下句语气衔接的问题。

提示性内在语与关联性内在语的区别:

①不以关联词或短语形式出现,而内容更加丰富;

②关联性内在语重在使语句的逻辑关系更加严密,提示性内在语则更重

在使表达语气富于灵动的活力。

提示性内在语分类:

①设问呼应:设问短语过渡“是什么呢?为什么呢......”

②提醒关注:下句内容需要用关注、关切、警觉语气播出时,用提醒关注语言;

③表现情态:表现人物心理、语言,如“不好! 哎呀!......” ④展现过程:思维的判断过程和动作过程 ⑤感叹强调:(真棒)“,刘翔又拿第一了!” 第五类:回味性内在语

共2页 第2页

①寓意式回味 ②反问式回味 ③意境式回味 ④线索式回味

第六类:反语性内在语 ①对立型反语内在语 ②对比型反语内在语 ③反问型反语内在语

④非对立型反语内在语(独处的反语否定变肯定,肯定变否定) 【12】对象感: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13】对象感的特点:

①对象感正是被创作主体用来作为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一种手

段,一种途径,属于某种联想、想象的东西。

②对象感必须是具体的

③有声语言是表现对象感的主要载体。

【14】如何设想对象感:量和质两方面进行

①所谓量的方面,是指:性别、年龄、职业、人数等,有关对象的一般状况;

②所谓质的方面,是指:环境、气氛、心理、素养等,有关对象的个性要求;

【15】如何获取对象感:

①分析媒体和节目特点,媒介层次(国家级、省级还是市级县级等)

②受众的情况(量和质的方面) ③明确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的关系。

【16】停连:包括两方面问题。停,指停顿;连,指连接; 【17】停连在播音中的作用: ①表情达意的需要

②生理的需要

③口语化的需要

【18】怎样确定停连位置: ①首先确定要表达的意思的含义 ②分析句子的结构 ③恰当体会情景、神态 ④合理处置标点符号 【19】停连方式: (一)停顿方式

①落停:落停在一句话、一个层次、一篇文章结束时使用,停顿时间比

较长,是气口;

②扬停:用在稿件中或结束时均可,声断气连,停顿前稍上扬,或者平拉开;

(二)连接的方式

①曲连:舒缓的一句话或一段话中。这种连接也用于并列性停连; ②直连:表达紧迫感和急迫感,在有标点符号但内容紧密相连的地方不用换气,听上去似乎没有接电; 【20】停连的十个种类/类型: ①区分性停连

②呼应性停连(为加强语句内在联系的停连类型,[主谓关系和动宾关

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3班

系]) ③并列性停连

凡属各并列关系之间的停顿,要求位置类似,时间近似,以显示并列关系。

指在作品中属同等位置,同等关系,同等样式的话语之间的停顿及各成

分内部的连接。

并类成分多,可以用分组的方法,分组时一定要注意组内和组间的停顿时间不可过于悬殊,保证各并列成分的相对独立性,否则会弄巧成拙。④分合性停连 ⑤强调性停连 ⑥判断性停连 ⑦转换性停连

⑧生理性停连

⑨回味性停连

⑩灵活性停连

【21】重音:

【这一节我没上,不敢乱写,求大神自行填写】 【22】怎样确定/获取重音(十六字):

立足本句→前后照应→上下联系→着眼全篇

【23】重音的十大类型: ①并列性重音 ②对比性重音 ③呼应性重音

④递进性重音

共2页 第3页

⑤转折性重音 ⑥强调性重音※ ⑦比喻性重音 ⑧拟声性重音 ⑨肯定性重音※ ⑩反义性重音 【24】语气:

播音的语气,必须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思想感情,一方

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的声音形式)。

【25】语气的声音形式的十种情况:(被对应的四个字即可) “爱”的情感——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 “憎”的情感——气促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 “悲”的情感——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

“喜”的情感——气满声高(口腔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 “惧”的情感——气提声凝(口腔像冰封,气息像倒流) “欲”的情感——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微弱) “急”的情感——气短声促(口腔似箭,气息如穿梭) “冷”的情感——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 “怒”的情感——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锤)

“疑”的情感——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 【26】语势:

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下声音的形式,或者说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包括气息、声音、口腔状态这三大方面。 【27】语势的五种基本形态: ①波峰类

②波谷类 ③上山类

最后,祝大家都能考个好成绩! ④下山类 ⑤半起类 【28】节奏:※

播音中,节奏应该是由整个文本生发出来的、创作主体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有规律),是以整个文章为单位。(同备稿六步中的基调) 【29】节奏酝酿的四种方法 ①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②欲慢先快,欲快先慢 ③欲重先轻,欲轻先重 ④加强对比,控纵有节※

一定要熟记什么是正确的创作道路、内三外四、基调等相关内容

试卷分为5部分: 一、填空=15`

二、名词解释(4—5个)=20` 三、判断10*1=10` 四、简答=30` 五、论述=25`

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3班

大三班加油! 学霸班加油

2页第4页共

搜索更多关于: 播音创作基础重点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层次→文本的布局、结构。※ ②一是指“下情”:国际国内的形势,各个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 我们所说的背景,包括社会现实生活中,意识形态的主流和支流,创作主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第四步——目的 总目的: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文化安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先进文化。 归并→把内在联系比较紧密的段落归并为一个层次。 划分→把一个自然段里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小层次。 考试重点整理 大三班的同学们,这是我自己手打的,时间急,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小①在做到没有生字生词,没有不懂的语句、术语和典故之后,必须尽快错误或不完整、不足的地方,还望大家见谅并自行发现改正。 进入文字语言或内部语言的理解和感受中去;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